购买幻觉
Dana Thomas,《新闻周刊》驻巴黎的资深文化时尚记者,在她那本引起轰动的《奢侈品是如何失去光泽的》一书里毫不留情地揭出某些知名品牌为了赚取高额差价,不惜一切办法来降低产品成本,包括使用便宜的原材料、用计算机和流水线生产代替熟练的工匠、偷偷摸摸把生产线移到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却仍打着意大利法国制造的标签,更为卑劣的手法还有,把衣服的袖子剪短半寸、不修边、不加衬里,减少手表包装盒里防震保护的纸板层等等,在她眼中:“在过去30年,奢侈品被贪婪资本家挟持,而消费者又被奢侈品所散发出的迷幻光芒所劫持。奢侈品行业已经牺牲了它的正直,削弱了它的产品,玷污了它的历史,蒙蔽了它的消费者。”
“爱马仕在毛里求斯完成丝巾锁边,而Louis Vuitton除了在法国、西班牙和南加利福利亚自家工厂里制造皮具外,还计划在印度建厂制造鞋子。”对于有些名牌比如GUCCI或PRADA来说,即使能贴上意大利制造的标签,也很大程度上依赖Prato的中国供应商。
LVMH中国区总监吴越,作为LVMH集团首位亚裔高层,在各种场合被追问了无数遍:LV到底有没有在中国生产?他虽然明确表示LV品牌本身在中国加工的说法是谣言,但是LVMH集团在国内确有加工。“到目前为止,中国在世界的口碑还是国际工厂,现在中国制造想从工厂的思路走向一个商场的思路,这是一个巨大Cye.com.cn的转变,这个转变正在发生。有些品牌的卖点就包括产地,如果说我们不在中国制造,其实是从消费者角度思考,没有人会做不顾消费者的行为。我们的宗旨是对销售经营不利的事情少做,尽量不做。”
宋则表示,奢侈品是一个暴利行业,它的产品的生产成本与最终的销售价格几乎不成比例,多年来中国企业看着如此高额利润无动于衷,拱手让人,实在可惜。随着众多奢侈品牌入驻中国,他们有的品牌不仅开始占据中国的消费市场,更有甚者直接将生产厂地搬迁至中国,这给了中国沉闷的品牌市场又一次当头重击。
“无论从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中国企业和消费者都没有得到实惠,由于缺乏品牌与销售渠道,国内部分企业只能贴牌生产,99%的利润被国外企业攫取,这值得国内企业深思。”他进一步表示,“多年来,政府提倡扩大内需,但是在奢侈品领域,这个内需是为别人扩大了,当中国高收入群体扩大了对奢侈品的消费需求时,他们将钱装到了外国企业的口袋中”。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6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