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人流量的增加,给中国的机场运营商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快速提升机场零售运营收入的时代已经来临。
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
中国航空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中国民航总局统计显示,中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近5年来年均增长18%,2007年达到了3.88亿人次。经济的强势增长带动了旅游观光业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航空旅行的强劲需求。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预测,中国将于2016 年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经济实体。这意味着短短数年后通过中国机场的旅客流量将比2007年增加两倍。
机场旅客流量的飞速增长以及零售业态根本性的变革,正为中国的机场零售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
“绿叶”应变“鲜花”
尽管潜力十分巨大,但与国际先进机场相比,国内机场在零售业上的收入却显得相形见绌。据中国民航总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刘少成介绍,2006年中国所有机场服务收入为228.5Cye.com.cn亿元人民币,其中非航空业务收入占比不到40%。在非航空业务收入中,机场零售业收入所占比重为1/3左右,总的市场规模在3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2006年全球机场零售市场总值达到了240亿美元。
据了解,美国和欧洲的主要国际枢纽机场的非航空收入(主要为机场零售收入)一般占其总收入的60%至70%。相比而言,中国内地三大国际机场的平均水平现在只有30%左右。
造成中国机场零售业发展滞后甚至机场手握“金蛋”却发生亏损的原因,根源在于体制性制约。商业经营在过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机场零售只是充当“绿叶”的角色。
银河证券分析师毛昂指出,国内机场在零售等商业开发上,往往“肥水不流外人田”,机场下面设立商贸、旅游、广告等子公司。既有的机场零售业务也往往环境较差,布局分散,缺乏统一管理。餐饮、商业、服务上的相对垄断性还造成机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居高不下,乘客无力或不愿在机场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