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应对潮流玩“老节新过”
部分商家已经认识到这点,有意在今年展销的时候划分销售范围:超市里新新人类流动大的地方,散装月饼成为主打,礼盒主要针对团购。可小动作改变能追得上活跃的80后、90后吗?要想抓住他们的消费心理,还真得下番工夫。
看看那些为了学习制作月饼而满大街找面点学校求艺的年轻人,手工作坊的存在似乎能满足新新人类的要求。借鉴一下情人节手工巧克力的发展,原本有情人只能根据厂家生产的样式来选购赠送他人的礼物,批量的生产难免出现“撞样”的尴尬。千篇一律之后便产生了DIY巧克力工坊。来工坊的有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出个性的巧克力。而亲手、用心的过程,也正好和想表达的心意吻合。
再看月饼,好利来、富丽来、康福等品牌的月饼生产商属于生产和销售一条线的企业,拥有制作的技术和操作的师傅,完全可以为新新人类提供DIY工坊。而专营技术的厨师培训学校更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展短期招生,毕竟他们有过培训新婚者速成的经历,应该不算难事。
模具方面也有文章可做,新新人类对新鲜事物都怀有一股“追”劲儿。肯德基组合玩具、麦当劳福娃印章、交通银行史努比玩偶等一系列的小东西已经跨入他们收藏的范围,经久不衰的还有机器猫和Kitty猫Cye.com.cn等儿时的回忆。不少生活用品还靠这个翻身,从目前市场销售情况看,同样的盘子,加印图案和普通的价钱差别很大,但是价格高的买的人也多。月饼模具可以如法炮制,雕刻上受欢迎的形象、语言,连续出上一系列,相信收益应该不错。
每个传统的节日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食品和方式,面对现代都市化的生活,有些略显过时。其实,生活就像一盘菜,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食客,可适时的改变一下放料的顺序和烹饪的方法,可能更有味道。
当传统节日遭遇新新人类
购物似乎和年轻人关系多一点,传统节日市场自然也缺少不了他们的存在,而崇尚非主流、意象派的80后、90后似乎不太领情,在传统节日敲锣打鼓来到的时候,他们以自己特有的姿态享受生活。
变化一:腹中餐不如情意“饭”
“送月饼?太老套了。”高强是一个网络玩家,对于传统送礼很不认同,“发个贺卡,制作个网页,又快又有新意。月饼就是走个形式,还浪费钱。”
打开网易、卡秀等网络贺卡中心,记者发现中秋节类型的点击率明显高过其他,今年的主题也都摒弃了以往一块月饼和一轮圆月的模版式图形,换成富有诗意或者恶搞性的动画。还有一种网页,显示各种月饼配料,点击一下“制作”键,一块香喷喷的月饼就出炉了。通过一秒钟的网络传递,相互间的祝福情意跃然图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