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业是如今校园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学生充满激情、富有智慧,但缺乏实践的经验。把企业成功的经验与大学生分享,帮助大学生克服创业路上的一个个障碍,浙江大学把一个几十年前在企业里最热火的帮教关系——师傅带徒弟模式引入了校园。
浙大的这种模式被称为“求是强鹰”,由学校团委在今年上半年发起推出,目前有13位知名浙商成为浙大学生的实践导师,他们不仅指导学生创业,也教给学生礼仪、社交常识,甚至帮学生参谋情感问题。
国和控股集团董事长陈乃科是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研二学生梅杰的导师。一次出国回来,刚下飞机,陈乃科就接到了梅杰的电话,这么急着找“师傅”,原来是梅杰的个人事业和感情出现了矛盾,想让师傅给出出主意。“很多事找父母说不出口,还是找师傅能说。”梅杰说,尽管和师傅接触的时间还不长,但他们已经既是师傅也是朋友了。
浙大首批聘请的这13位实践导师,比如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总裁茅忠群、杭州宋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俞建午、阮士集团董事长阮铁军、浙江基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基灯、宝石控股集团董事长阮小明等,个个都是浙江响当当的企业家,但这些平时的大忙人,受聘以后,都热心做起“师傅”,而带徒弟的方式也丰富多彩:
浙江九鼎投资集团董事长俞春雷,先让“徒弟”们下车间实习,当好一线工人。他希望徒弟们能明白,创业不可能一夜暴富,必须务实,有清醒的头脑;畅翔集团董事长林东,带徒弟们开董事会,参加各种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磨合,他准备拿出一些资金让8个徒弟做项目实践;国和控股集团董事长陈乃科在面试现场,就给每个学生发了1000元现金,奖励他们“参与了一次关于创业的自我挑战”,除定期交流外,他还给每个徒弟安排自己的左右手进行技术指导;话机世界集团董事长赵伯祥,刚面试完毕,就给6个徒弟准备了1万元活动启动基金,以后的这个基金就由6个徒弟赚钱去发展。暑假,这6个徒弟被派去话机世界门店站柜台。最近,赵伯祥又让他们去独立经营手机校园网络销售,预算、方案策划、经营都由他们操作,公司根据预算提供启动资金,“做得好给他们提成,做不好就当一次实践教训。”赵伯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