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师傅”带的72个徒弟也不简单,都是有创业理想或者已经开始创业的在校学生,并且个个都是经过层层考试、面试选拔出来,他们中有研究生,也有本科生。
浙大团委副书记阮俊华说,他们本打算让一位企业家结对一位学生,但最后,由于参与者均是学校各个层面的精英分子,老总们开始纷纷“扩招”。
据悉,宝石控股集团董事长阮小明到杭面试“徒弟”时,还专门带来了人力资源总监、总经理,最终收下了4名徒弟;洁丽亚集团董事长石磊收下了7名徒弟,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也把徒弟指标从3人增加到了8人。
阮俊华说,其实这些企业家“师傅”也“悄带”着一些私心:看能不能发现适合自己公司的人才。“德意控股”董事长高德康说,有一个词叫“教学相长”,参加“导师带徒”,相信在教这些学生的时候,他们也一定能够带给自己新的东西。
如今,不仅指导徒弟学生们实践,作为大学生的实践导师,这些企业家还到浙大与学生交流、开设讲座。林东说,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集体,他们身上蕴藏的创新力也是自己学习的动力。“说不定‘徒弟’们的灵光一现,可以成为有市场价值的项目。”俞春雷也说,培养人才是个长期工程,如果能通过这个机会跟大学生进行深层次沟通,发掘出有潜力有能力的人才,对于企业也是件好事。
浙大公共管理学院2006级学生胡欣认为,企业家“导师带徒”带给大学生的不仅是创业和经营的方法,还有企业家自身的经验和信息。成功创业肯定需要一流的心态、方法、技巧和能力,与企业家面对面地交流,可以感受企业家们创业的艰辛,直接总结、借用企业家的经验教训。而在梅杰看来,把企业家引进高校,让他们作为学生的实践导师,可以使自己早点接触社会,而跟随知名企业家参与企业决策、体验创新创业,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浙大团委对此的解读是,优秀大学生应该拥有两只坚强有力的翅膀:突出的专业学习能力和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优秀大学生们通过企业家成功经验的分享,目的就是强健学生的另一只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