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中举步维艰还与运动员再就业意识淡薄息息相关。吉林省体育局职业技能鉴定站站长陈志远认为,运动员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束缚,而缺乏创业意识,“等”和“靠”的就业思想较为突出。有些退役运动员有创业的想法,也往往碍于求助无门而半途而废。运动员要想退役之后有好的出路,根本上还是要自食其力,要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就业观念,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创业就是退役运动员实现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此次创业培训班引进了创业素质能力测评,目的就是要弄清运动员在社会就业需求中到底有何优势,欠缺什么。
通过测评发现,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反应快,性格外向,这些能力能够对他们的创业有所帮助。另一方面,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大多不高,他们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也有不足。
由于运动员的成长环境相对封闭,二次就业时,选择职业的范围比较狭窄,而一般性的退役运动员就业指导和培训针对性不强,缺乏实质性内容。在此次创业培训班课程设置上,特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置,有意突出了“实效”二字。
翁家忍介绍说:“课程安排很丰富,采取了理论知识与案例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授课上,传授了包括就业、创业、工商、税务、法律以及现代交际礼仪等内容,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叶乔波、高红等退役运动员的成功人士代表在课堂上“现身说法”,更让退役运动员信心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