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肥猪、栽果树,路边开个小卖部,夏天养鱼包水库,冬天在家磨豆腐,养鸡养鸭和养兔,养牛养羊和养鹿,干啥都是专业户,肯干动脑的都致富。”二人转“说”起了创业精神,评剧唱红了创业典型。这几年,在吉林,“创业”成为媒体主角。郝大鹏的故事也上了电视,他现在已将产业链延伸至林蛙和蛋鸡养殖,跟着他一起创业的村民超过了200户。
去年,吉林省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较2003年增长了232%,实缴税金增长了363%。自主创业还有效地带动了就业,去年吉林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8%,低于全国0.22个百分点。
培养创业能力 提振创业信心
有创业愿望,还要有创业能力,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率。在吉林,创业能力培训走进了课堂。游戏中,学生们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和公司治理知识都在增强。孙进技校校长孙进告诉记者:“选择创业的学生是少数,但是奔着培养创业人才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高,就业也有优势。”
创业能力培训也走进了社区。3月31日上午,九台市33岁的水泥厂下岗女工屈延梅正在社区的免费培训班里学习面点制作,对几天后的考试她很有信心:“我打算以后开个小点心铺,自食其力挣饭吃。”
此外,吉林省各部门密切联动,还编制印发了《创业指导手册》,联合国内外知名大学举办了多届MBA学位班和EMBA研修班,开展了“创业青年素质培训”、“创业拓展训练”等活动。其中,青年创业“1+1”活动将专家学者、青年企业家组成“吉林青年创业专家指导团”,为青年创业提供一对一的项目论证、业务咨询、决策参考和法律服务,2000多名青年从中受益。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培训工程,培训结束后还坚持跟踪服务,已无偿培训创业者3万多人。
目前,吉林省创业成功率平均达到50%以上,其中九台市创业成功率还超过了75%。
加强创业扶持 改善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不改善、扶持政策不落实,创业成功率就上不去,创业氛围也就不能持久。因此,吉林省将完善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作为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