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哈尼克在美国洛克维尔市经营着一家医疗器械公司。4年前,他的公司全部财富是12名员工、1个仓库和一辆卡车。
随着经济形势的衰退,迈克尔·哈尼克开始寻求办法减少公司的经营费用,他的办法之一就是在1年前,转向应用互联网做生意。
如今,他的公司只有3名正式的雇员,却有着50多名“SOHO”族帮他打理生意。
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这个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意即“单独办公、在家办公”的名词,也成了对自由职业者的另一种称谓,他们不受制约、不受发展空间限制,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工作,这种自由而又浪漫的工作方式早就对人们颇具吸引力。
而经济危机使得这样的方式开始成为公司的创业者的“最爱”。
比如,迈克尔·哈尼克就在家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把50多名“SOHO”电子通勤族连接在一起。“他们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只是部分时间在家上班,而且在上班过程中要不断和公司联络以便协调工作。” 迈克尔·哈尼克说。
这一时髦的工作方式现已变成世界性趋势。目前在美国已有1/5的工作人员是SOHO族,且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着。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也在鼓励个人创办SOHO型公司。“朝日网”在主页上更增设SOHO专栏,介绍成功SOHO公司的案例,并为SOHO同行提供交换信息的场所、提供如何开办SOHO公司的指南。
位于美国阿灵顿市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沃森·怀亚特(Watson Wyatt)公司的高级顾问简·魏茨曼表示:“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及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SOHO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的开支大大降低。”
“但企业完全依靠SOHO族那是不行的,流动性队伍可能造成公司的不稳定。” 简·魏茨曼说,“你可以补充团队的核心力量,但不能100%依靠SOHO族来取代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没有租用仓库的成本及员工工资、医疗福利支付的减少,迈克尔·哈尼克估计,采用SOHO的办公方式使其降低了公司65%的经营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