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新局
由发改委主导的手机牌照制度落幕,但信息产业部主管的手机入网检测并没有取消,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道质量把关的门槛,入网检测不会取消只会加强。
泰尔实验室是目前手机入网许可证的颁发机构,该实验室主任何桂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厂商通过核准获得生产许可,由信产部批准进网,相关的质量审核要根据《电信条例》规定执行。现在虽然生产许可取消了,但入网检测等标准并不会改变。
没有了手机牌照制度的约束,理论上,目前大量的黑手机将迎来“变白”的机会。因为他们可以直接拿着产品去上述部门进行入网检测,通过后即可公开上市。但实际上,还不能过分乐观。
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调查发现,2007年上半年,国内黑手机的规模达到2343万部,侵占了国内市场25%左右的份额。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黑手机主要包括三大类:水货手机、杂牌仿冒手机和翻新拼装手机。
在陷入巨亏的国内持有牌照的手机厂商看来,正是这些大量的黑手机搅乱了市场,夺走了他们的市场份额。在这些正规厂商的集体要求下,去年信息产业部联合七部委对黑手机掀起了一场严厉的“扫黑风暴”。
何桂立表示,泰尔实验室尚未接到有关手机检测新规定的通知,目前泰尔实验室的手机入网检测和发放许可证,仍然针对已经拥有手机牌照的企业。这意味着,新的手机厂商还不可能直接拿着自己的产品进行入网检测。
据了解,新的替代监管方案正在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下属的政策与管理研究所草拟,其关键是从源头上为手机质量进行把关,只有手机质量通过检测,符合标准,才能拿到手机入网证。同时,有关部门将通过用户投诉来决定是否取消手机企业的生产资格。
实际上,这次取消的牌照制度也只是针对2G手机,未来的3G手机生产如何监管?业内人士预计,有可能的方式还是继续实行像2G手机曾经的牌照制度。
分析人士指出,在3G大局未定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应趁机尽快完善行业监管制度,不要再走原来的牌照管制老路,否则国内3G手机市场有可能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