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资讯行业资讯→新闻
    


长三角纺织业临生死考验


cye.com.cn 时间:2008-6-30 11:13: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零利润”危机蔓延 长三角纺织业面临生死考验  

   最近,做了20年纺织生意的沈玉林终于下定决心,卖掉位于江苏省吴江市桃源镇南和工业园区的纺织工厂,只留下贸易公司自己经营。“虽然贸易公司的利润也在下降,但是目前手上有单,有客户,利用积累的资源,似乎还可以维持生计。”沈玉林有些无奈。

  “我也想卖掉,行情不好谁要?一台机器买来七八万元,做了几年,卖七八千元也未必有人要,贷款都不够还,即使停产各项成本也都得付。” 吴江市平望镇一位小型纺织厂的陈姓老板则叹气道。

  在绍兴县平水镇,美琦提花纺织厂老板余美琦正在为这个月要不要接单犹豫。“进退两难,上个月了接了一笔3.5万米的生产订单,这个月原料涨价,加上房租税收等,等于白忙活,甚至亏本,但不接单子就只能放假了。”她说,镇上有40多家纺织企业,绝大部分情况都差不多,有的已经放假2个月了,工人领300元的生活费,而大部分都只开一部分的机器,勉强维持着。

  吴江市与绍兴县年产纺织面料均达100余亿米,都是中国最大的纺织基地之一。记者在两地调查发现,在人民币升值、原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大部分纺织企业已经处于“零利润”状态,甚至已经有一些企业以卖掉工厂或者机器等方式求得生存。

  部分企业断臂求生

  “现在是被逼着要停产,没有办法了,但是停产也不行,银行要来找我,工人工资也得发,每天都在亏!”平望镇的陈老板一个劲地对记者唠叨,他说,他这个拥有200多台机器、年产值3000多万的工厂每天都在减少开工的数量,而每天还都要亏损四五千元。“主要是银行利息和税收。这些是固定的!”

  “库存多,贷款生产出来的东西要么便宜给人家,要么欠出去,最后能不能收到钱也没有数。已经有好多应收款收不回来,银行一边催款,一边还说要掐掉贷款,如果那样,肯定要死掉了。现在没有办法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能撑一天算一天!”他说。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些当地的私营企业主开始寻求脱身的渠道。

  卖掉工厂的沈玉林算了一笔账:贸易公司去掉税金、工资、银行利息,大约有3%-4%的利润。而生产工厂则几乎没有利润,并且已经开始要亏了!因为哪怕是出现一点点质量问题,造成损耗,他就得贴钱。

  这仅是计算能否盈利的问题,生产能否延续也是个大问题。“资金都变成了库存,最后肯定是还不起银行的贷款。撑不下去了!“沈玉林说,由于没钱买原料、没钱付应付款,他认识的一些小老板,“已经跑掉了”。

  在有“中国稠都”之称的吴江市盛泽镇的南环路上,“江苏世佳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的门卫师傅告诉记者,这里已经不再是织造工厂,老板在另一处新建的厂房也暂时闲置下来,不再投入织造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汪勇说,因为生产环节已经赚不到钱,他只好忍痛割爱,把机器给卖了。与沈玉林一样,他们现在也主要做外贸。“说白了,做贸易可以占用工厂的货款,卖出去以后再付钱。”汪勇说,这也说明织造工厂的压力是最大的。

  “3年前投入700万元买了96台织机,加上400万元的流动资金,总计投入是1100万元,总体算下来,每年赚个150万元,3年就是450万元,看上去还不错,但是卖掉时,织机只卖了300万元,全部算下来,三年投入1100万元只赚了50万元,还不如存在银行吃利息呢!” 汪勇告诉记者。

  “很多人是以不合理的方式计算利润的,都只算直接成本,厂房、机器这些一次性的投入都没算,平均下来,以前毛利有15%,感觉还不错,现在毛利只有10%了,如果算上折旧,几乎没有人赚钱。”汪勇的公司每年的销售额约5000万元,他说在盛泽的3000多家纺织企业中,有1/3左右处于这一规模。

  而对于那位陈姓老板来说,汪勇能够以半价把机器卖出去,已经相当幸运了。该陈姓老板甚至悲观地表示,按照目前的情况,象他这样类型的工厂,起码要停掉一半。

  “从未见过的冷清”

  位于浙江绍兴柯桥镇万商路的中国轻纺城,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2007年市场成交额达300多亿元。

  如今,新老市场都很冷清,等待活儿的板车师傅一排排地躺在车上睡觉,一些铺面的老板们聚在一起打扑克,还有一些铺面干脆留下联系方式,关上大门。

   临街一家拥有40余平方米铺面的陈姓商户说,自己还是在一周前接了一笔2000米的蕾丝布料生意,客户选中的布料价格只肯出4.5元/米,而几年前还可以卖到13元/米左右。“现在每米差不多只能赚一两毛钱,最多三四毛,更可怕的是现在没有客人,连这样的单子都很难接。”另一位布料商则说,用“跳水价”、“跳楼价”来形容几年以来的布料价格走向一点都不为过。

  一位市场内人士透露,现在每匹布都会少个三两米,赚头就在这里,这已经是市场里的公开秘密了,“最近染化料每吨上涨1300元,此外人工、电油等都在涨,但布料根本提不了价,因此大家也都能理解。”这位人士说。

  来自上海黄浦区路清布行的负责人林小勇是为数不多的客户之一,从1994年就开始做布料生意的他说,现在是自己遇到的最坏行情。他需要采购一批职业装所需的毛料布,最后选择了自己的老客户,谈定每米采购价19元,“我也知道,他基本上也没什么赚头了,但我们也很难”。

  “以前开厂跟开印钞机差不多,现在原料采购价以及每一个生产环节所需的费用,大家都一清二楚,因为布料的价格基本上是透明的,而且工厂很多,你不做自然有人做。”林小勇说,“不仅工厂和市场经营户的日子难过,做服装的日子也难过。”

  市场旁,一位来自河南信阳的人力三轮车师傅也抱怨说:“现在客人都不来了,害得我们也没生意。”他说,自己在市场附近拉车已经近十年了,还从未见到市场这么冷清,“以前人都走不通”。

  在全国著名的盛泽东方丝绸市场 ,依然可以看到车水马龙的景象,但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铺面关门转让,记者拨通一家转让店铺的店主的电话,他说由于生意不多,应收款又收不回来,只好将门面给转让了,现有的生意完全靠老关系。在众多纺织品小店,光顾的人并不多,而不论中小企业还是规模型企业,几乎都存在积压库存的情况,大多商户都表示,现在生意难做多了。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第十届金手指网络奖征集中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