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洗牌在即
日前有消息称,信息和工业化部已下发了一份旨在解决纺织行业当前困境的意见函,正在征求各方意见,其中包括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从11%回调至13%等。
不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中心主任孙淮滨说,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消息。他表示,现在纺织企业两极分化非常严重。2007年企业经历了多次调整,不同企业的承受力不同。产品附加值高、有自己品牌、产业链条比较长的企业面对调整时承受力更强一些。
一些大中型纺织企业主略显乐观,他们认为,现在产能过剩,肯定要关停一批工厂,但如果能在这时挺过去,以后的日子可能会好起来。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长三角的纺织业即将经历一次洗牌的过程。
“五六年前,绍兴县每年产能大约是35亿米,但现在达了170亿米,几年间整整番了5倍,纺织面料出口量约占全国的1/10。”曾担任绍兴县副县长的浙江大学航天电器与微特电机研究所教授郭吉丰说。郭吉丰现在的另一个身份是浙江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绍兴县2007年有纺织企业3000多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80%,贡献了全县工业企业59%的利润总额和64%的财税收入,也让绍兴县跻身全国10强县。但是,2007年绍兴纺织业共生产170亿米布,总利润为39.72亿元,平均每米布的利润为0.2元,分摊到纺织、拉丝、织造、印染到市场管理等环节,利润仅为每米几分钱,相当多的企业已经陷入亏损。
“目前,整个纺织行业内忧外患,喊了多年的‘狼来了’,现在狼真的来了。”郭吉丰教授说,行业内存在无序竞争,供大于求;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美国经济不景气等不利因素都聚合在一起了。
郭吉丰进一步指出,以绍兴为例,现在纺织企业有3000余家,近2/3企业没有商标品牌,一流机器生产的东西只能卖“三流”的价钱。此外,纺织业设计保护不够,创新的花样刚出来就被模仿,很多工厂只能充当代工点,既没有设计,也没有销售。现在,虽然大家集体意识到创新和品牌,但在现实操作中仍然困难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