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增长方式酝酿重大转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外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发展,我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出口国。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还只是外贸大国,离外贸强国尚有相当距离。就整体而言,我国多数外贸企业至今仍重数量轻质量。据参加今年华交会的申城某知名企业参展人员介绍,去年该公司服装出口比上年增长5成,但其利润并未同步增长。可见这家企业采取削价竞争的方式挤压同行,尽管其市场占有率得以提升,但我国同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并未因此增加。而来自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消息,近期一些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正纷纷向第三方检测机构施压,要求提高对来自中国商品的检测标准。这些情况表明,如果再延续过去以量取胜的思路,我国外贸出口非但难以保持增长态势,恐怕连保住原有市场份额都很艰难。
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档次,绝大多数处于中低端水平,层次不高,其表现为全球知名品牌很少。这种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是基本相符的。当然,这并非坏事,从某种角度讲可能还是好事。这次金融危机,凡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低档消费品,出口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相反,日用消费品中的高端产品如名牌服装、鞋子、包袋、高级化妆品,以及耐用消费品如高端电脑、彩电、冰箱、空调、汽车等,因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出口下降幅度却很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不必提升商品技术水平和能级,因为危机终将过去,全球经济一旦恢复正常,弄得不好我们又将失去产品结构Cye.com.cn调整的有利时机。中国不同于小国,各地发展差异又很大,因此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仍将是中低档劳动密集型商品生产出口大国,这是我们的优势,决不能轻易放弃。但在稳定中低档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市场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发展中高端商品、品牌商品、高技术高附加值商品出口,以加快形成高中低错落有致且较为完整的出口商品体系。
多年来,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不少行业、生产企业技术能级的提升。但不得不承认,面对日益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我国的西药成药、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特殊钢材、高精度数控机床、高档次石化下游产品等,很少出口或几乎没有出口。究其原因,我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或难以过关。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这些高技术高附加值商品却源源不断涌入我国且逐年增长。如去年我国进口合成橡胶价值33.4亿美元、金属加工机床75.8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7.5%和7.4%。差距就是机遇,如果能够像重视大飞机那样,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取得突破,我国外贸出口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