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一村子与农民交谈,问及今年政府在油料收购中给予补贴的事,农民们却一概不知。村民杨XX告诉我们,2月底时,她家向油料贩子卖掉了约3吨油料,每吨的价格为3000元。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去年以来,油料市场不景气,价格从每吨4000元一路跌落到了2600元,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减轻农民的损失,从今年2月开始,在昌吉等八地州出台了油料补贴政策,以每吨3500至3700元的价格,对农民没有销售完的油料实行敞开收购。这样,即使以最低的三等油料价格计算,杨XX由于不知道这一政策而白白损失了1500元。与她一样,这个村的大部分农民都以远远低于政府的保护价把油料出售给了“二道贩子”,政府补贴的钱并没有使这里的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政策带来的好处大多让“二道贩子”们得了。
诸如此类的事在各地还有不少,很多农民由于不能及时知道有关惠农政策,而吃了不少亏,甚至妨碍了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发挥,这使政策的作用在实际执行中打了折扣。一些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信息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象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致富项目等方面的信息了,农民们更是知之甚少。在农村,由于信息不畅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可以说随处可见,触目惊心!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如何应对一体化的大市场,手拿铁锨锄头、骑着自行车的农民,怎样才能追赶上瞬息万变的大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信息服务。然而,信息化服务的现实却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五大难题亟待破解:
一是农业信息服务观念亟待转变。长期以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定计划、下指标的思维定势,服务意识和手段缺位。在现实中,从上到下的岗位设置、工作安排、业绩评定、干部升迁等基本还是计划经济的那一套。信息服务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挂在口头上、写在讲话里的多,而落实到实际中、可供操作的东西少;由下而上、汇报情况服务领导信息多,而上情下达、由大及小服务农民的信息少;信息内容空洞无物、不着边际的东西多,而针对性强、一用就灵的东西少。对农信息服务没有专门的岗位、没有服务的平台、没有可靠的服务途径、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没有可供操作的考核标准。常常说“领导就是服务”,而在农村首先应该是信息服务。这不仅需要工作措施的到位,更重要的是Cye.com.cn要从观念上实现由“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不仅要把信息服务当做引导农民、为民谋利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要当做干部道德价值、自身能力、工作业绩的判断标准;信息服务不仅要有一般性的具体要求,而且要在定岗定责、考核目标、对干部进行组织考察等方面建立一整套管理严格、规范的工作体系;不仅要把农业信息服务当作涉农系统内部的事,而且要让它成为教育、电信、科研等涉及多方面的社会工程。只有这样,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方可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