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消息从北京传来的第二天,北外滩实现了“大满贯”,4艘国际邮轮同时停靠,这在上海港历史上是第一次。按照规划,坐落北外滩的上海国际客运中心每年可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平均每天进出中心3000人次左右,可这一天就有万余人次进出,创下了客运中心建设以来的客流量之最。
虹口区委书记孙卫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热闹的码头背后,是北外滩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功能设施的日益完善。邮轮经济只是北外滩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发的一部分,北外滩的目标是要打造‘1+3’,即1个企业总部基地,要素集聚、邮轮客运和口岸服务3个中心,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软环境功能区要跟进
虹口区在谋划“十一五”规划时,就按照上海“四个中心”特别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要求,将区域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融入上海和长三角发展的大格局。
孙卫国说,北外滩不只是虹口的,而是上海的、长三角的,所以区域功能要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适应,能够辐射长三角、服务于整个国家战略。
上海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迫切需要在金融、贸易、信息、交通等条件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区,大力发展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航运金融、海事仲裁、公证公估等与航运有关的高端服务行业。基于这一考虑,虹口区根据濒临黄浦江的有利地理位置和中远、中海、航运交易所进驻北外滩的资源,明确提出了打造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发展战略,建成航运中上游产业和邮轮经济集中、休闲观光和航运文化特色鲜明的航运服务集聚区,与外滩、陆家嘴构成黄浦江“金三角”,也与大小洋山形成错位互补,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功能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