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多时的电力体制改革出现再度启动的信号。这次,俄罗斯的电改经验可能成为一个助推器。
不久前,一场关于俄罗斯电力体制改革的座谈会在位于北京的国家电监会举行,参与俄罗斯电改的德勤集团相关负责人应邀到会,介绍俄罗斯电力体制改革及输配电改革的经验。
“我们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需要借鉴外国的经验,而俄罗斯与中国在这一方面有很多相似性。” 4月21日,参加座谈会的国家电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孙耀唯向本报记者解释说。
而这仅仅是中国学习俄罗斯经验的“前期工作”。据孙耀唯透露,国家电监会还将组织考察团赴俄罗斯实地考察。
所有这些取经行动,都旨在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电改热身。本报获悉,由国家电监会、发改委、国资委各自领衔的电力市场建设、电价改革及主辅分离三项改革,均有望在今年获得进展。
电监会北上取经俄罗斯
2008年7月1日,曾垄断俄罗斯电力行业的统一电力公司(RAO)停止运营,旗下火电资产被拆分为6家电力批发公司和14家区域发电公司,参与市场竞争;输电资产中220千伏及以上的骨干电网由新成立的联邦电网公司所有;配电资产除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配电公司外,其余9家跨区域配电公司将在2010年后进行私有化,而电力零售业务仍由配电公司负责。此外,俄政府还成立了独立的电力系统调度公司。
由于体制转轨和金融危机等因素,俄罗斯电改进程较预期有所推迟,但仍坚持完成了既定目标。这引起中国电改规划者们的注目。
孙耀唯用三个“一样”概括中俄两国电改的相似之处——一样是在电力工业需要快速发展、经济改革处于转轨期的背景下进行改革;一样是幅员辽阔,具有区域性电力公司;一样是要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因此,相比其它国家,俄罗斯电改模式对我国更具借鉴意义。
为此,国家电监会正加紧研究俄罗斯经验。一个主要由电改课题组成员组成的考察团近期将奔赴俄罗斯实地调研。接下来还可能邀请俄罗斯电力系统人士来华介绍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