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舞台剧这个圈子不平凡,然而繁华的背后却有着无尽的辛酸,2011年对他们来说,还需要在短暂的疯狂之后回到理性的商业探索之路上来。
剧场进入“炒档期”时代
观众量的增长带火了舞台剧产业,而剧场的增加也为舞台剧产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北京市场为例,2007年之前,北京几大剧场的营运模式几乎都是“等剧来演”,但是随着中国话剧百年的到来,舞台剧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很多剧场的档期紧张,开始了“炒档期”时代。
“2010年舞台剧的发展,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剧场和剧目的增加。”开心麻花创始人张晨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他的这一观点同样得到了繁星戏剧村总经理樊星、北京银基一帮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立兵等同道中人的认可。
据统计,目前北京共有营业性演出场所107家,而2009年这一数字为82家,一年之间增长高达30%。据道略文化传媒产业研究中心的监测显示,2009年这些场所共演出16836场,2010年全年演出达到18000场。
随着演出市场越来越火,剧场的租金越来越高、档期也越来越紧,不少剧场营运机构也加入了舞台剧创作这一领域,“场制合一”的模式越来越明朗。开心麻花在北京的“大本营”一直是海淀剧院,但是租金越来越高,很多档期也被其他的演出机构买走,开心麻花不得不另僻根据地,原地质礼堂未来将成为开心麻花的新址。有剧无场一直是困扰一些民营演出机构发展最大的问题。
借力各路资金脱困
“流眼泪了,没忍住,清晨,一大早儿,出租车里,我的眼泪在我的脸上肆意穿行着,不是都擦干了吗?怎么好像又有了,这绝对他妈的不是一个男人做出来的事儿,苦苦经营快六年的公司终于完成首轮的融资,这一天我实在等太久了,想起师傅的话,好好夹着尾巴做狗以后才能抬起头来做人,加油吧!”
这是2011年1月7日戏逍堂话剧工作坊制作人关皓月在微博上的发言。“这正是民营话剧人的苦乐写照。”周立兵说。近两年,周立兵自己投资过小剧场话剧,也一直作为风险投资的代表关注着这一领域,资本要不要介入这一行业,如何介入,他还没有想得太清楚。
戏逍堂的这笔风险投资,可以说是这一行业的首笔风险投资。而此前,已经有多家风险投资人与开心麻花的张晨有过多次接触。“目前舞台剧这个行业太小了,还处于婴儿时期,我担心资本进来之后会 拔苗助长 ,让麻花的发展路径走歪失控。”张晨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