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救不了日企
日本丧失行业领先地位的最新例证是,在开发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电视的主导性技术标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竞争中,该国企业又处于落后境地。这种新型显示器更薄而且能耗更低。
韩国顶级电视制造商三星已经在小型OLED显示屏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屏幕常用于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中。如今,三星及其本土竞争对手LG均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55英寸的OLED电视。
为了试着缩小与韩国竞争对手的差距,索尼和松下这两个宿怨已久的对手史无前例地在6月同意结成联盟,共同开发OLED生产技术。
这是索尼的悲惨衰落,索尼五年前就已成为首家销售OLED电视的制造商。
在多年都错失机会之后,索尼正式改变了发展方向,认为让三星和其他公司在开发新技术上担任领头羊实际上更加合理。索尼在率先推出突破性技术方面吃尽了苦头,该公司高管得出结论,他们这么做只是让竞争对手有了追赶的目标,并可能以更低的成本进行模仿。
主动放弃领头羊位置
在今年4月份接掌索尼首席战略长一职的齐藤正说,领跑者得顶着风,有时候在后面跑会更容易。另一位熟悉索尼想法的高管称,索尼在电视业务上的亏损使其更难在OLED业务上大赌一把。
这与索尼创建初期的情况存在很大差距,当时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为了生产一种新型彩电几乎使公司破产。在1964年发布原型机后,由于资金耗尽,索尼开始努力开发量产技术。索尼花了四年时间进行研发,然后才推出了奠定该公司后来30年成功基础的彩色显像管“特丽珑”。
巴克莱(Barclays)驻东京的电子行业分析师藤森裕司(Yuji Fujimori)说,如今的感觉是“从财务来看,这些日本企业无法冒这些风险”。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