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从8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此,深圳全市近7万家餐馆、酒楼、食堂等企业或单位每天产生的约为1800吨餐厨垃圾必须交给有资质的特许经营企业回收,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
但由于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短期内,这些被招募或招标的企业实际无法马上对餐厨垃圾进行大面积回收。这也意味着,将有大量以剩菜剩饭为主的餐厨垃圾将被直接丢弃到填埋场处理,潲水围城危机逼近。
不算上市民家庭,即使是全市近7万家宾馆、酒楼、食堂,每天跟餐厨垃圾打交道的生产、运输、处理及执法的环节和人员,牵涉面十分广泛。这样一个需要全社会总动员的系统工程,如果关键环节不能完善,其效果会怎样?
由于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如今在法律已生效的情形下,从城管部门,到特许经营企业,再到餐饮企业,实际上都不能真正按规行事,最终损害的是政府的立法权威性。
“一个城市的管理要立法,同时还要实际地去保障立法的条件。一个政府,要从立法、执法等环节,环环相扣,才体现管理能力,立法一定要考虑实际的操作性。”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为民认为。
刘阳(化名)最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搜索“餐厨垃圾回收特许经营企业”,但结果一无所获。作为福田区一家有四五个食堂的国企后勤部负责人,这种焦虑已持续了近二十天。
“《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从8月1日起就正式实施了,里面规定餐厨垃圾必须交给有资质的特许经营企业回收,否则就面临高额罚款。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还要被追究行政责任!”
事实上,刘阳不知道,深圳首批餐厨垃圾特许经营企业仍在招募中,其行政许可最快也只能本月底才拿到。而她更无法想象,因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这些企业即便与她签订合作协议,可能也无法立即实施回收——食堂每天产生的剩菜剩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得不自己处理——即丢弃。
“现在确实有空档期,无法避免。总之(餐厨垃圾)不能再卖给私人了,宁可混入生活垃圾来处理。”深圳市环卫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承认了目前的尴尬境地。
数据显示,深圳全市近7万家宾馆、酒楼、食堂等餐厨垃圾日均产生量约为1800吨,如招募按时完成,下月起能立即投入运作的企业其处理量仅为200吨。另一数据则是,深圳生活垃圾处理量已达14400吨/日,年增幅约8%,填埋场早已超负荷运转。
恢复的行政审批
餐厨垃圾收运特许经营制度与深圳的关系其实是“复婚”。早在2007年深圳即出台暂行办法予以确定,但两年后大部制改革取消了这一行政许可事项。城管部门将这一变故作为此后全市餐厨垃圾糟糕的管理现状之核心症结,并在本月1日宣布恢复。
“餐厨垃圾”就是“地沟油”的原料。2006年两会,宋良毅作为最早关注这一问题的市政协委员专门就此递交提案,引起深圳高层注意。2007年10月1日《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规定餐饮经营单位必须将餐厨垃圾交由取得许可的收运单位收运。
深圳市腾浪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江环保(56.80,-0.24,-0.42%)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华清洁服务有限公司则成为官方指定的三家试点收运企业。
但就在行政许可办理过程中,2009年深圳启动大部制改革,深圳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行政许可事项被取消。“严格说,其实现在深圳没有一家是有许可的,腾浪只是拿到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
市环卫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后城管部门难以有效组织有资质的合法企业进行收运处理,也无法对餐馆进行源头执法。而试点企业也随后因收运量过低等原因或关闭或长期亏损——唯一仍在做的腾浪,日收集量仅为日处理规模的1/10,每月亏损额达五六十万元。
本报去年9月调查发现,深圳宾馆、酒楼、食堂等大小餐馆约有68000多家,餐厨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日均产生量约为1800吨,其中废弃食用油脂(包括地沟油、老火油和潲水油)约为150吨。但每天99%的餐厨垃圾去向不明,绝大多数餐厨垃圾被自称“养猪户”的私人或公司收走,真正用途无人知晓。“可以说,暂行办法就是一纸空文!”宋良毅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