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风车网是人人网旗下类Pinterest旅游社交网站,从3月20日高调上线,到5月17日团队解散,风车网经历了仅仅不到2个月时间。陈晓峰作为原风车网负责人,曾经从业于百度和人人等多家公司,本文中其内部创业的教训,不仅仅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有借鉴意义,对于广大希望通过内部创业线上突破的传统企业而言,也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注意的地方。
去年4月份,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干了4年的百度。当初也没有想过创业或者内部创业,正如许多百度技术出身的经理一样,我厌倦了各种系统架构与协调配合,也厌倦了与一群操蛋的PM合作,希望能够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离开百度后进入了一个社交游戏公司,这个时候人人网HR找到了我,说是高层希望见面认识认识,结果过去一顿面试。开始,让我负责糯米的产品和技术,我拒掉了(不是不喜欢团购,是这些产品都太像了,糯米那个时候是半个PM兼职),然后说有个人人网和艺龙合资的内部创业项目“风车”(开始叫蜻蜒,后来由于一些原因保留了蜻蜓,让我们另找域名,我找到了风车),旅游方向,觉得不错,而且人人网马上就要上市,就过去了。
现在想想,一句话特别有感觉,那就是:选择大于努力。无论是大学生找工作还是各种原因的换工作,还是与朋友一块创业,谨慎地选择——选择靠谱的公司,选择靠谱的产品,选择靠谱的经理和伙伴,选择靠谱的老板,多花些时间接触和侧面了解,能够避免许多的弯路。我就是走上了这么一条弯路。
不过,成功失败各有所得,关键在于正确面对。对我个人发展来说,这段弯路其实还是非常有收获的。如果加以总结沉淀,也能变成以后一种历练。正如一折店的涂志清和我说的:陈老太太(指陈一舟)帮你创业失败买单,还给你发工资,这次创业你实际是赚了。
我不是很喜欢写回忆录的人,不打算写流水账记录内部创业的点点滴滴。写些心得,与好朋友一起分享,也是帮自己沉淀。很多道理很简单,很简单。
别先君子后小人
清华读研究生期间,我和几个朋友一块创业,做电信设备供应商。一台系统能够卖到38~45万元,成本只有2~3万元,开始发展还不错,然后很多厂家包括华为也进入这个领域。不过这些外在因素并没有打垮我们,几个创始人开始内讧最终打垮了这家公司:CEO陪电信客户欧洲吃喝嫖赌,又不见单子出来;CTO觉得他也卖了2台,完全可以单独干;兼职做硬件的创始人觉得你们这样搞公司迟早完蛋,赶紧变现退股。
最后,创业黄了,兄弟见面反目。想想开始一腔热情一起打天下的时候,大家都是君子,说了可以不要工资,可以不要Title(职位),自己掏钱买股份,但是有了一点点起色后,都开始算计和相互算计了。
内部创业,看着光鲜,有丰富的资源和支撑,但是实际做起来很困难。内部创业的成功率应该没有外部创业高。我的建议是:刚开始别太乐观,别太信口头承诺,多争取,多确定下现实的、书面的东西。
公司内部创业,内部合作是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一般公司会从各个部门抽调一些人员到这个团队(也有很多是垃圾人员踢到这边的) 。这样做一方面底层合作流畅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司文化的传承。
不过,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这里会出问题。当老板把这个项目和团队成员介绍给各个平行团队的头的时候,各个部门的头都会挖心掏肺地表达:欢迎过来一起抢占互联网的制高点,俺们兄弟部门砸锅卖铁也要支持你们。其实,这个话不是说给你听的,是说给老板听的。
等到具体合作事情时,一般这样表述:这个事情不是我们的KPI;你们需要提前准备全年的计划,其中和我们相关的,需要老板审批;我们产品也想支持,不过RD(Research Develop研发工程师)人手不够;我们RD支持没有问题,但是需要和项目经理商量排期,并且和产品部门确认需求。我给老板写了一个详细的介绍,老板总是很官方地回答说:Good point! We will study it。(好主意,我们将研究看看。)
所以,在许多公司,都是高管直接抓创新项目的前期孵化和资源的协调。如果不行,可以一开始就把这些资源给沟通好,系统和技术层面需要提升哪些支持;广告资源每个季度提供多少;BD需要做好哪些支持。
开始就小人到底,然后和气共事。
找个靠谱的老板
公司跨部门配合,虽然比较复杂,但是用心经营还是挺好协调的。最难配合的,还是创业项目。说白了,你没有资源,光靠许诺和忽悠,没有人会支持你。能够支持你的,除了过去的资源、新建立的关系,最有效的还是你的老板。你的老板和你风格是否相符,他是否积极帮你寻求资源,是否看好这个新方向,是否做好了长久的计划和打算,这些都是需要去研究的。要是你的老板自己直接做产品经理或者开发经理,那还是算了吧。
产品经理被迫离开前和老板聊了许多次,但是后来还是走了。之后,老板这么对我说:“晓峰,你们这个新产品方向偷的是别人的idea(点子)。这些我都会安排人去调查,不过我现在太忙,没有时间搞这个事情。既然新的产品方向已经确定,你们就full speed ahead(全力投入),把它做好!”
从这个时候,我开始对人人网失去信心,属于被蛇咬了一下。管理上有个基本的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个管理原则老板可以不懂,但是老板至少应该知道人情世故,就算怀疑也不要先说出来,调查明白先。
有一个人人网非常资深的总监,和我一起聊天,她说了一句话,让我有点彻头彻尾醒悟:内部创业,你首先要想清楚老板要什么,而不是你的用户要什么。这话理论上不一定正确,但是绝对有现实的意义。
百度文库从2011年3月开始,由于种种原因(新任产品经理的兴趣点、版权问题的困扰) ,开始做电子付费阅读方向。这个当时我非常反对,不过我4月份就走了。后来百度还收购了已经发不出工资的番薯网,到2012年初也彻底放弃了,团队业务也都解散。
那么,我们需要想想,百度老板对文库的希望是什么?对新产品的希望是什么?是希望你每个月赚20万,还是希望你能够去弥补网页搜索的内容?答案肯定是后者了。所以贴吧做打豆豆,空间开放平台接入游戏,文库卖书,最后都得歇菜。但是百度游戏的情况又不同了,老板对它的定位是赚点小钱,搞独家代理做面子、做品牌的事情也违背初衷。
风车网作为人人网和艺龙合资的项目,我们需要明白董事会需要什么。
我们先来看艺龙。 艺龙是一家传统的OTA公司,老板以前是宝洁卖卫生巾的(这个不是什么讽刺,宝洁的管理非常出色,业务真的做得很好),他对蜻蜓的希望只有一个:利用人人网的流量进行产品销售。所以风车下个月就要能赚钱。
我们比较一下同样的产品在糯米网旅游频道和go.qq.com的情况,前者非常符合艺龙的需求,每月能卖2.4~3万间夜房,后者由于腾讯没有投入推广资源,估计会落得撤掉的下场。所以,社交旅游这个概念,在艺龙听起来,估计就和废物差不多。
我们再看陈老太太,他其实明白社区这个东西需要经营,但是面对从20美元跌到3美元的资本市场压力,老太太经常说的是我给你导100万人人网核心用户过去,这个产品能够自己起来么? “I don’t want money, I want success!(我不要钱,我要成功。)” 他着急出产品,着急出名(不要听一个人喊的现实主义口号,要看一个人追名逐利的行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