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自己的杀手锏
“我们已经与海尔、TCL、诺基亚等10多个厂商达成了协议,广东一带生产MP3的企业也已经同意免费铺货进场。”言语间,陈峰伟颇为踌躇满志。“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意向性的大单子,价值400万的彩电,是某高校团购的。因为涉及商业机密,具体我就不透露。” 陈峰伟主动向记者透露这个喜讯。
当问及南京的家电商战现状时,陈峰伟表示“欢迎竞争,不回避竞争”。他认为自己的杀手锏有两个,一是服务:唐电的管理层、店员都是大学生,最懂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在仙林具有天然的接近性,比大店反应敏捷。二是营销模式:曾经一度,陈峰伟整天都在琢磨这个全新的盈利模式到底是什么?“创造不同于国美、苏宁的盈利模式——盛大网络靠‘点卡’收费模式,福中电脑靠‘3+3’模式,我要创造出自己的盈利模式。”他现在想到的是,在卖场没建成之前,通过网上营销发展客户。卖场在今年2月底开业后,可以发展一种直销模式,让员工深入到身边宿舍。公司给他们固定工资加提成,还有弹性的工作时间,不占用他们正常的学习时间。
新公司的管理团队也是陈峰伟一手挑出来的,半年以前,副总邢永攀还是石家庄经济学院的一名学生,他看到有关陈峰伟的报道,于是直接联系到陈,一方是融资优势,一方是管理优势,双方一拍即合。邓悠是南京邮电大学大三的学生,他在唐电电器的职务是董事局办公室主任。得知陈峰伟的卖场计划后,他主动找上了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陈峰伟分给了他们股权的一部分。
我不反对做严介和第二
谈到陈峰伟开大卖场,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是绕不过的话题。
在不久前的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严介和跃入公众视野,但是也因其独特的投资方式而引起争议。在陈峰伟开大卖场过程中,严介和给予陈峰伟大量无私的帮助,为陈峰伟提供贷款风险担保,还亲自出任唐电电器的名誉董事会主席。就连唐电电器的企业哲学“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到达不了的地方,梦想可以到达。”也是严介和当初与陈峰伟交流时定下的基调。这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甚至有坊间传闻陈是严的外甥。
当记者试探性地向他求证时,陈峰伟表示,“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并且反问记者:“我是河南周口的,他是江苏淮安的,怎么可能是亲戚呢!”
原来陈峰伟和严介和非亲非故,在陈大一的时候,严曾到南邮开过一个讲座,陈峰伟就是在那个讲座上得到严的手机号码,随后经常拜访严,还于暑假期间在太平洋建设集团实习了一个月。
实习时,陈峰伟任董事会主席助理,跟在严介和的身边,他看到了这个庞大企业的企业文化魅力。很多理念例如“股份大众化,财富社会化”都被陈峰伟借用到自己企业之中。还有陪着严介和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也成为陈峰伟后来操演的蓝本。
对于严介和,陈峰伟保持着一种朋友兼教父式的尊敬,在太平洋建设集团实习期间,他没有要一分钱报酬。“严主席说我很有他年轻时的样子。我和他每次交流时都很有默契感。我有时称严主席为严老师,他曾开玩笑说如果他开商学院,我就是他的第一个学生。我当初决定开大卖场时,严主席很支持,还回忆了他20岁时竞选厂长成功的事。我现在每天都和严主席保持电话联系,密切时一天能打七八个电话给他。”
顿了顿,陈峰伟说:“如果我不办大卖场的话,我会选择进太平洋建设集团当一名员工,因为那里很有人情味。” 陈峰伟于2005年7月11日进太平洋建设集团实习,那天也是他的生日。集团副总强炜亲自给他办了生日晚会。这一幕至今让陈峰伟感慨不已。
“如果把你比作严介和第二,你愿意吗?”在采访接近尾声时,记者问。
陈峰伟认真考虑了一下,说:“我不反对。但是我和严主席只是在某段时间、某些地方相似,我和他还是有些不同的。”
对于陈峰伟庞大的商业战略构想,很多人都在发问:他这样做会不会是一时冲动?会不会是异想天开?会不会是前途未卜?担任唐电总顾问的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副总裁强炜则肯定地说:“小陈曾在太平洋集团实习过,对于他这种敢于尝试、敢于打拼、敢于迈出第一步的精神,我们会在文化角度和市场细分等无形的方面给予最大的帮助,我们对此事是持乐观态度的。”对于成功的概念,这位女强人是这样阐发的:“对于他来说,迈出第一步,不管以后失败还是成功,他都是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