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江苏省近日举行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1/19/192C8F01FD668C664A6334C3A2482D68.jpg"> | |
江苏省近日举行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
王路宪/CFP |
|
在妈妈剪纸声中长大的李剑,早早便有了一个梦想:将手艺变成产品,创造价值,永远延续。她的创业因为梦想而显得不再那么苦,而有了甜甜的味道。
图为李剑在展示剪纸。
本报记者 朱 磊摄 |
|
一个刚入校的大学生,因为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王灵光选择了回到土地,在庄稼地里种梦。大地,用丰收馈赠这些勇敢的年轻人。
王灵光在给庄稼喷洒农药。
资料图片 |
核心阅读
前段时间,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热播,一家人的创业之路与时代大潮共起落,看得人热血沸腾。细想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岂不正是一部风云激荡的创业大戏?其中,青年人无疑是主角。
如今闪闪发亮的商海大英雄,谁不是从一个小小的梦想开始?年轻人心中有梦,敢为人先,不怕失败,又肯吃苦,这些无疑都是创业者最可宝贵的素质。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政府理应点燃青年的创业激情,以优化的环境培育梦想开花结果。
本期周刊,我们讲述了两位创业青年的故事,并请一位创业先行者对青年人创业给出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李剑:母亲的剪纸我的事业
本报记者 朱 磊
一把剪刀,“咔咔”几声,伏兆娥手中的红纸“变”成了记者的笑脸。站在一边的李剑呵呵笑道:“一个人像只需2分钟,这个是妈妈几十年练就的功夫,我现在才学了不到五成啊。”灿烂的笑脸,齐耳的短发,这个时候的李剑,看起来更像一个大学生。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回乡剪纸第四代传承人,虽然只有27岁,李剑已将母亲的剪纸艺术推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2009年大学刚毕业,李剑就成立了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妈妈是民间传承剪纸艺术家,我从小耳濡目染,初中便拿起剪刀帮妈妈做剪纸,大学就想着如何让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学广告传播也是为了将来能够学有所用。”在李剑心中,早早便有了一个梦想,并且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
靠着从母亲那里借来的3万元,李剑在银川文化城租了个门面,并开发了一款剪纸贺卡。为了推广产品,李剑不得不用了最笨的办法,带着产品跑单位、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