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江苏省近年来先后密集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迅速成为高频词,众多莘莘学子怀揣理想的冲动,纷纷创业以实现各自的价值。在创业的道路上,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迷茫……
大学生创业,看上去很美
“创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说这话的是刘春生。一年前他还是江苏大学的研究生,如今已是昊源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旗下拥有徐州、扬州、常州三家公司。读书期间,有着“发明大王”之称的刘春生,利用自己的发明专利创建了一家新能源公司。毕业时他放弃了高薪工作和留校读博的机会,回家乡徐州创办了昊源生物质开发公司。
刘春生的发明可以让农村秸秆“化废为宝”。尽管公司刚起步就陷入经营危机,但刘春生没有气馁和放弃,通过努力,产品被纳入江苏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和中央、省级财政计划补贴项目。“总算挺过来了”。如今,刘春生的公司集聚了8名与他一样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创业者。
5月5日,在新街口扬子大厦淘淘乐二楼的“丰仔格子盟”,记者见到了正忙着整理商品的南京财经大学应届毕业生丰正义。丰正义的格子铺约有40多平方米,被分隔成近200个格子,大多租了出去,里面花花绿绿地摆着“格主”们寄卖的商品。这位来自建湖农村的小伙子,从大一开始就在校园里做起了“小生意”,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2007年,丰正义看中了“格子铺”这一独特经营方式的发展前景,“丰仔格子盟”很快落户南京第一商圈。“我毕业后就以此为平台创业。”目前,丰正义的第一家连锁加盟格子铺已经落户仙林大学城。
相比之下,三江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的仲勇尚在困顿焦虑之中。两个多月前,他和三位同样来自苏北农村的同学在南京春江新城和三江学院之间,利用一栋闲置大楼改造成了时尚“女人街”——汇秀时尚购物广场。刚开业时生意很好,46家商铺全部租了出去,但好景不长,在不远处市口更好的地方。一家同样的店开张了,客源流失许多,连自己的商户也“叛逃”了10多家。仲勇苦笑着说,“学校和社会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面对困境,仲勇表示正在积极地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