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贷款,门槛总是很高
苏州大学广告设计专业大四学生罗楠从大四上学期起已在老家镇江自主创业,做起了个性男装店的“小老板”,店面由自己设计,非常时尚、个性。他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进货,第一个月就有了盈利。罗楠说,只要手上有钱,不一定非得挤破头皮去争一个岗位。同学中间有创业想法的很多,但真正实践总是很难,目前班里只有自己一个。
一项调查数据就显示,79%的被调查大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向。但目前我国真正选择创业的大学生约只有0.3%,江苏和全国比例基本相当,广东是全国比例最高的省份,也只有1%,而这个比例在美国却高达25%。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很热,手很凉”的怪象?
资金问题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拦路虎”。“我们的眼光充满了好奇,我们的血液流淌着激情,我们的钱夹却空前的瘦小。”这是不少大学生创业者的自嘲。刘春生创办公司时,把家里的房子都卖了,会同几个合伙的朋友凑了30多万元。“有些后怕呢”。他说。
“前年我和几个同学计划开家摄影工作室,为了申请大学生创业贷款,前后忙活了几个月,找了好多部门,但最终因为担保人难找,没能办成贷款。创业计划就此搁浅。”目前已经在外地一家公司工作的南京人马力,回忆自己这段创业经历深感遗憾。他向记者直言,政府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可配套措施还远远没跟上。
目前我省的创业性小额贷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工会与地方银行合作推出的政府担保的小额贷款,还有一种是2006年由团省委与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推出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事实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于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想要成功申请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南京市青年人才交流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庄志安,这些年来一直在帮助所有在中心培训的学员们申请创业小额贷款,也就是第一种贷款。他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我们经手的贷款申请,能成功的只有1/10左右。”记者从团省委了解到,第二种贷款倒是贷出了不少,但是这一贷款主要针对已经有一定基础、想做大做强的类型,一般贷款额度在几百万元。很明显,这种贷款对初次创业人员来说只能是个“画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