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创业浪潮的兴起,“80后”开始在创业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他们对创业有着怎样的困惑?昨日,在武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内举办的“小老板”座谈会上,“60后”武汉脑清新公司董事长卢才武、“70后”武汉迪睿道路科技总经理郑明、创联凯尔传播机构总经理任锋、武汉幸运坐标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胡戎、和现场“80后”创业者真情交流。嘉宾们认为,“80后”创业者的特点是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但易冲动,成本控制和风险意识不足。只有扬长补短、平衡优劣,“80后”的创业之路才会走得更稳。
对话焦点
资金学会写报告融资
“80后”有的刚出校门,有的参加工作没几年,囊中羞涩,创业启动资金从哪来?
郑明说,5年前自己创业时只有2万元,而公司注册资金需要50万元。他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去游说同学,说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巨大,缝隙修补又是最常见的问题,深耕市场必有回报。很快,一个同学投资20万元。
他坦言,创业头两年向股东借钱是常事。迫于资金压力,他每次谈项目时就约好付款方式。慢慢地,公司有了稳定现金流。
胡戎说,一份调查充分的市场研究报告很有说服力。创业者至少要有两三万元,再靠个人魅力和项目前景去融资。
成本不会核算成本,创业就像儿戏
尽管30多位“80后”读者无一问到成本核算,但嘉宾却不约而同地提醒,如果缺乏成本核算意识,创业一定不会成功。
任锋大一就开始创业,走了不少弯路。1999年,他办了一份校报,每期发行5000份,只办了3期就亏了一万多元。他还曾主办大学生星际游戏争霸赛,每人仅收取1元报名费,总共1000多元,连网吧包场都不够。他做兼职中介,开出17家分部,年营业额近40万,但年终盘点,只赚了3万元。
经历数次挫折,任锋才明白,创业时一定要对营销、人力、办公等成本心中有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