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点
缺远见期望值过高
“学生的自我期望值过高,仍是当前就业的一大障碍!”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郑朝阳表示。现在,很多毕业生的眼光停留在大型国企、外企及事业单位上,许多人热衷于报考国家公务员,更有甚者把择业范围圈定在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城市,对月薪抱有很大的期望。过高的期望,在现有的就业岗位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于是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广东工业大学刚刚毕业的小潘主修英语专业,尽管陆续接到了几家外贸公司的录用通知,但她最终还是一一拒绝了这些企业。离校已经将近两个月,她也没有急着找工作,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啃老族”。她说:“这些公司开给我的工资都只有1500—2000元左右,在广州要维持生活都难,而且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也不太适合我。”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面对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社会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现状,严峻的就业形势给曾经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带来了就业危机。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广东白云学院副院长何小雄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学生首先应该更新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放低身段,降低对工资、工作条件的要求,从基层、中小企业做起。
据了解,2009年起,我省每年将招募16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即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服务,今明两年计划选聘10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同时招聘1.6万名基层中小学教师,继续实行高校毕业生到粤东西北农村中小学从教“上岗退费”政策。此外,还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参加国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然而有媒体报道称,大学毕业生对到基层就业的优惠鼓励政策并不“感冒”,即便愿意去基层的大学生也是因为求职不顺作出的无奈选择。“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周石说。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2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