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大学生可组建有效团队减少用人成本
“如今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大多不成熟,很难经得起市场考验。”五邑大学经管学院创业导师李桂生指出,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阅历,没有足够的社会与市场经验,容易在创业初期面对市场竞争而手足无措。此外,企业的初期运作需要一定的资源积累和配合,创业的大学生往往又是资源和资金都匮乏的群体。
大学生有一个优势在于“是成本低的劳动力”,李桂生认为,大学生可以组建一个有效的团队,团队短期内可以不用考虑聘用他人的问题,并且成员与成员间不一定考虑发工资的问题,这样就减少了用人成本。在现实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就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的运作和品牌的推广。
曾指出“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四宗罪的网友青青说,“基地这种形式更具有可操作性,但能否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还有待检验。”
大学生谈大学生创业:
成功者说:
创业需要自主
“起初是做品牌的分销商,从别的小店里进货。到了面临毕业,想把自己的业务做大,便开始尝试做新的代销。”梁超是毕业于五邑大学2007届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如今他自己的创业团队开始在天猫网上全权代理销售某自行车品牌的产品。
“大学生要学会自主创业,要逐渐做到不依赖企业,自主建立一套管理系统和经营模式,要让企业离不开你。”梁超告诉记者,虽然创业时不像进驻基地有那么多扶持政策,但当时发生的一件事对他刺激很大。所以,他的创业团队一直坚持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模式,包括系统维护、品牌推广、客服等。“曾经有一名学长代运营过一个动漫品牌,由于太过依赖品牌资源,缺乏自主的经营管理,合约到期后该企业便把他已经运营得有所名气的动漫品牌无情收回”。
失败者说:
创业需要经验积累
“当时到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创业只是‘随大流’,其实对创业项目的了解并不多。”,谈到所经历的第一次创业,小肥说那是一次很重要的教训。
不甘失败的小肥凭借自己的口才,此后又说服了几个企业取得了一些产品的销售权,尝试了多次自主创业,但均以失败告终。
小肥说,后来他总结了一下身边创业的同学朋友,在学校就开始通过各种机会实践完善自己创业想法的同学,毕业时能有机遇将创业想法进行更大的商业化运作,创业的成功率比较高。但像他这些只是一时兴起就去创业的,只有凭空想象出来的创业计划,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般难以成功。“基地提高了创业大学生进入的门槛挺好的,能扶持真正有创业理想和能力的人去创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