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历代元宵的买卖与这些年元宵的热销相比,依旧不可同日而语。“过去,元宵一般都是自家制作自家吃”,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陶立璠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自家做元宵自家吃”的情况越来越多地被“买元宵回家吃”取代,尤其是在一些没有老人的三口之家。再从供给方——商家来看,元宵节是一次商机,有这么多人要购买元宵,怎能错过机会?一来二去,造就了北京市民排长队购买元宵的火爆场面。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委员会副主任王作楫对此认为:“商家利用传统节日抢商机,每年元宵节元宵大战逐年升级,一些大的食品公司大的饭店竞争激烈,这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碰撞,是和谐社会的砝码。”
元宵节待挖商机
元宵节其实还是中国的情人节
农历新年刚走,接踵而来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了。在古代,元宵佳节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在宋代,甚至比新年还热闹,而到了近代,则渐渐冷却了。可见风俗也是随着时代变迁的。
也许,不少人还不知道,元宵节在古代还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古时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和男性友人幽会谈情。所以元宵节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有诗为证,宋代欧阳修一首《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生动地展现出了古代的情侣们元宵约会的情景。辛弃疾更是长声吟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不,这是当年元宵节最好的写照。
提起情人节,相信更多人所熟知的是西方2月14日的情人节——那漫天飞舞的玫瑰花瓣,那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甜蜜巧克力,那罗曼蒂克式的王子公主的美妙相约。
今年,传统的元宵节和西方的情人节恰巧仅隔一天。在众多商家的心目中,两个“撞”在一起的情人节,到底谁的分量更重些呢?如果单纯从消费而言,情人节的商机和受关注度显然是略胜一筹。但辨证地看,也表明元宵节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商机。
平时两三元一枝的红玫瑰在情人节那天的价格要比平时高出5倍、10倍甚至几十倍。如果想买到略微便宜一点的鲜花,起码要提前一周预定。此外,以情人节为“诱饵”的纺织品、电子、珠宝市场更世界创业实验室(elab.icxo.com)是火爆得一塌糊涂。反观我们自己的情人节——元宵节,似乎除了汤圆、看花灯、逛庙会及烟花爆竹外,似乎还缺乏销售热点。
诚然,对于节日,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文化渊源,不应只停留在消费的层次上面。但商品经济的今天,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更多商业内容才能给整个经济市场带来活力。如此看来,打造多元化的节日经济,将成为我国传统节日面临的课题之一。
历史上的灯市
小说《李自成》中这样描绘崇祯年间灯市盛况:
西从东安门外起,东到灯市口大街的东口止,估计二里长,几条街全是灯市。每年从正月初八开始,到十七日结束,共有十天。白天是市场,晚上看灯。在灯市场上会集着各地商人,有南北两京的、各省的,以及外国的各种货物。从年代和范围上说,有三代以来的各种古董,有时兴的锦缎、刺绣、布匹、手工艺品、家常用具,还有西洋的自鸣钟和稀奇玩意儿。商肆按行业分类,各占一段街道。一吃过早饭,大小街道都涌着人流,到已时后就拥挤不堪。人们有买东西的,有看热闹的,有看稀奇开眼界的。
俗话说,灯市是九市开场,就是指附近的许多街道和胡同在灯市期间都随着热闹起来。晚上,店铺关门,通宵赏灯,放烟火。沿着以灯市口大街为中心的东西长安街,两边尽是彩楼,南北相向,朱门绣户,画栋雕梁。楼上有帘幕的多是勋家、贵戚、大官宦和缙绅眷属。每座彩楼的租价,一夜就得几百串钱。从灯的质料说,有烧珠料的、夹画堆墨丝的、五色彩纱的、明角的、纸的、麦秸的和通草的。从形式说,有百花、鸟兽、虫鱼、走马灯,巧夺天工。至于烟火,也是花样繁多,令人惊叹不止。各种乐队,各种杂耍,通宵演奏。另外,这儿那儿,有队队童子彩衣击鼓,从晚到晓,叫做太平鼓。通宵男女拥挤,人山人海。
元宵轶闻
千金竞买米家灯
明清以来,北京因是帝都,故元宵节灯事甚盛,但当时名灯皆是出自南方,或者由南匠所制作。真正在当时称得上京城造灯工艺者的,米家灯可以为代表。
米家灯,为明末上元张灯之珍品,非仅制作精巧,且以绘米家园景及游赏活动为其特色,故为观灯者赞不绝口。因数量不多,到明初时便已经成为珍贵文物,价值千斤,为权贵家所争购,而仿制者亦不少。康熙年间高奇士所谓《灯市竹枝词》:“堆山掐水米家灯,模仿黄徐顾陆能;愈变愈奇工巧匠,料丝画更新兴。”可见其制。
唐宋帝王的奢侈元宵
根据史料记载,开元天宝年间,皇上不惜耗费巨资搭建灯轮、灯树、灯楼,花样设计尽善尽美,让人目不暇接。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朝不仅在灯的制作上花样翻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让人留连忘返。宫中的歌女头戴花冠,身披霞帔,每一位歌女的服装就要花费300贯,整个元宵庆典的奢华可以想见。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元宵张灯的日子为5天。因为放灯时间较长,商家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推出花样新灯。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皇宫内的灯山,上面有彩缯结成的文殊菩萨跨狮、普贤菩萨骑百象等装饰。工匠用轱辘绞水设计,随着菩萨手臂摇动,手指中流出5道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