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抢用户的钱包
我得承认,在中国,用户是最好糊弄也是最难伺候的人。
他们很善良很宽容,每天往牛奶里掺一点点水,每天在网页里弹一两个广告,每天想办法找他们收一两块买路钱,每天为达不到的承诺说句SORRY,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谁都理解,做企业不是学雷锋,没有收入怎么生存,吃不上饭又谈何发展。
但我不明白,创业公司们为什么那么急于把商业模式变成赢利模式?
早期的企业,一个个还装成让利于民愿者上钩的“姜太公”。一等到用户规模上去了,“成功”似乎在招手了,就恨不得把电网渔炮都用上来。难道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赚钱的能力?
中国的用户,其实很容易见异思迁。只要你的服务总是低于客户的预期,收费总是高于客户的预期,那么问题迟早会到来。没有比较还好,一有同行比较,问题就大了。想一想易趣的例子。在如今全民淘宝的时代,谁还记得这个多年前的本土C2C之王。易趣犯过的最大错误是什么?是急于找用户收那么一点点管理费,证明自己的赚钱能力,而不是扩大用户基数,深入把握中国用户的需求到底跟美利坚人民有什么不一样。
据说开心网今年的销售收入能做到2亿人民币,但光把营收做上去就够了吗?营收是一个滞后的数字,它反映的是你以前的流量。但你未来的流量才能决定你未来的营收。做广告都是看你过去的东西,没有人会因为你两年以后怎么样,而给你投广告。但一个做自己企业的人,怎么能不想到两年后 呢?
事实上,开心网的最大败笔在于迟迟不开放第三方API,总想把能赚钱的事都自己做。等到如今不得不开放的时候,用户已经不想跟你玩了。
柳传志老讲“盖房子要先夯土”,用户就是企业最重要的地基,地基打得多实,未来就能长得多高。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2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