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青岛啤酒如何成为全球十大稳定增长企业的秘密


cye.com.cn 时间:2012-3-13 22:48:13 来源:新营销 作者: 我来说两句

从美国的历史看:只有行业集中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啤酒价格尤其是企业的利润率才有明显提高。因此,做大规模是啤酒企业拓展市场的首要战略选择。青岛啤酒近年来调整发展战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1+3”品牌策略,投射出其对市场版图扩大的志在必得:一方面,主品牌定位高端,毛利率高,是消费者认可度最高的啤酒品牌,以此主攻中高端市场,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加大三大二线品牌的营销力度,其增速明显高于前几年。

最新一期的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研究报告,青岛啤酒被列为全球十大稳定增长企业之一,是唯一入围的中国企业,历史也最为悠久。研究报告的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里塔·甘瑟·麦克格莱斯(Rita Gunther McGrath)指出,为了衡量一家大公司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难度,研究人员在全球选择了2347家市场资本总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上市企业作为调查样本,其中只有10家企业每年都能实现净收入增长至少5%。

一种普遍存在的观念认为,一家公司的增长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在行业的增长。但是,这似乎是一个误区。事实上,有很多“例外”的企业。因为研究报告指出,这些入围的企业分布在不同的行业,包括制药业、啤酒制造业、建筑业和银行业,而入围企业都是它们所在行业的佼佼者。此外,它们大多都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并且没有受到专利或商业秘密方面的保护。

还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增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放缓,但在这些企业身上却完全看不到所谓的年龄与增长的趋缓效应。在上榜企业中,建于1903年的青岛啤酒历史最长,但在全球化、科技更新和商业运作发展的过程中,它的适应能力和取得的成果绝不亚于那些后起之秀。

青岛啤酒在内生式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在实现规模的外延式增长。2012年,青岛啤酒提出“3年实现1000万千升”的销售目标,而且借产业升级之东风,为其规模扩张提供了一个远大的愿景: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最终带来数量、价格和利润的提高。但是,用句老话说:前景是美好的,然而道路是曲折的。如何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对于在啤酒市场上征战多年的青岛啤酒来说,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打造狼性团队,实现大系统统一管理下小尖刀的锋利与灵活,是青岛啤酒给出的答案。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管理的执行者、接受者都是人,加强人的管理,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狼牙队伍,恰恰是青岛啤酒的刀刃所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远大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脚踏实地的执行,这是关键所在。对于青岛啤酒来说,狼性团队开始出击,“千万”版图正在眼前展开。

金志国:中国企业的增长模式

在《一杯沧海》中,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满含深情,追溯了自己在青岛啤酒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回顾了自己从洗瓶工到董事长的心路历程,记录了迈向新的一百年的青岛啤酒发展之路,梳理和总结了自己在青岛啤酒的经历和体会,表现出他对啤酒行业的洞悉和深刻理解。

财经作家吴晓波(微博),以《大败局》、《激荡三十年》为代表作,曾走访多家企业,分析其经营模式,总结经验和教训,纵横捭阖,将中国企业史引向一个新的高度,即使是寻常人也能在酣畅淋漓的阅读中了解中国企业发展历程。

2012年2月13日,金志国、吴晓波就青岛啤酒的发展、行业变迁以及前瞻性的展望等展开高端对话。他们的对话,对于曾经以成本优势迅速崛起,但是如今却面临成本上涨、增长方式转型的中国企业来说,具有非常的意义。

增长要速度,更要稳健

“每个大型公司都努力地争取可预见的稳定增长,这也是投资者们所重视的……我们整理了Capital IQ提供的庞大数据库资料,结果令人惊讶:在我们调查的4793家公司中,只有8%的公司年收入增长5%以上,并且只有4%的公司在这5年中的每一年都实现了净收入增长5%以上。”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

金志国: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的调查中,亚洲一共有三家企业入围,中国就只有青岛啤酒一家。其中百年的企业有两家,青岛啤酒是其中之一。说实话,这十年中,这个世界的变局比较快,能够保持这样一个状态,真不容易。在这个调查中,企业增长速度要超过5%,如果超过了10%那更好。5%在量上我们超过了,利润上一直超过两位数。从2001年到2007年,成本增长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也就是说这个局是在什么环境下做起来的,这是一个动荡的局,是一个压力的局,逆势当中成长的局。所以我就感受到,不管是社会进步,还是企业进步,如果没有压力就缺乏进步的动力。世界上的国家、企业,基本上都是在危机中出现制度创新。所以说还原到人的本性,如果没有压力,人的本能就是贵族化。

吴晓波:就是不劳而获。但是总得想办法,总得创新。

金志国:所以说,看来人、社会、企业都是要有动力的,这个动力一定来自于压力。现在这种局势,全球的大危机也好,现在这种局势,全球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我觉得是推动整个世界进步的浪潮。人类不会毁灭,社会总是进步的,从历史的长河看,它总是要前进的,这个抗拒不了。在这个阶段谁能活着?英雄。顺势当中谁速度快?英雄。这是常理,还是要尊重自然规律。

吴晓波:今天还能乐观的老板已经不多了,而且你们还提出3年要达到1000万千升销量目标。

金志国:基本上未来的3年,每年都要多达到100万千升。1999年青岛啤酒越过了100万千升,积累了将近96年的时间才到达,现在一年就要达到这个水平,这个速度的出现与青岛啤酒现在积累的能量有关系。没有这些年的整合扩张、扩张整合、做大做强、做强做大这样一个内功的沉淀,这样一个能力的释放,不可能出现这么快的增长速度。同时,现在的速度,它不是一个速度的改善问题,它是一个改变格局的问题,这个速度会影响到格局。

要外延式增长,更要内涵式增长

外延式增长是企业肢体的延伸,而内涵式增长则是增强企业机体机能。一外一内,全面增长,企业才能健康、稳健地达成目标。

吴晓波:青岛啤酒未来增加的300万千升是通过并购还是内部挖潜来做?

金志国:双轮驱动。能者不惧,要达成梦想,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还要智者无惑。你要用你的治理、策略去解惑。你光有梦想,怎么实现梦想?要做到智者不惑。我的想法就是整合供应链,整合一切为青岛啤酒能够实现梦想的资源,形成共同的目标。青啤的上下游,我的内部,通过品牌的力量,通过团队的力量,把所有能够达成目标的社会资源整合起来,这个链条必须强,因为未来的国际化是一个链条,是链条的行动,看你链条的健康力和效力。

吴晓波: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金志国:没错,要实现梦想,青岛啤酒必须做一个仁者。仁者无忧,就是说青岛啤酒要把自己的平台开放,让所有追求梦想的人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无忧。你让别人实现梦想,别人的梦想实现了你的大梦想也就实现了,那你就要充分开放,这对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以及创新和开放就要进一步激活,这叫能者不惧、智者不惑、仁者无忧。

吴晓波:很多人会把青岛啤酒与国外企业,或者国内的企业进行硬资本比较,实质上软资本也是非常重要的。

金志国:从战略的角度讲,青岛啤酒不是在和左右比,我们要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升空。原来在水里游,眼前的事,是个速度型的管理,现在必须升空,先看清格局。你必须升高才能看清格局,看清国际化的高度和宽度。你不升空你看不清国际化、国际化的标准是什么,到达多高你才能看清,你不升空你看不到全球的局是个什么局,你只是走你的棋子,走不好就走到死胡同里了。

这个世界无限大,人甚至企业都是很渺小的。原来计划经济的时候,20万千升就是个大型企业,当时国家定的啤酒行业大型企业为20万千升。现在开放了,你到公海去看,你这是小型企业甚至微型企业。当你升空以后,在太空中一看,就找不到你了,所以这个裂变很痛苦。这是鱼的两个小翅膀,游水的小翅膀如何变成升空的翅膀,要让鱼飞起来,就要有国际化的标准、全球化的视野。

庄子《逍遥游》的一句话对我启发非常大:让鱼飞起来。你在水里永远是个鱼,只不过是鱼的品种、大小、速度的区别,你飞起来就是鹰,你能不能升起来,很重要。

立足今日,着眼未来

“2010年下半年以来,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促使中央银行收紧银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遭遇融资困难,一些企业因此而破产。我们又处于典型的宏观经济政策两难困境中:紧缩银根则经济增速下滑,失业上升;不紧缩银根,则通胀抬头。在度过了最为困难的2009年和最为复杂的2010年后,我们迎来了最为纠结的2011年。”

—经济学家许小年(微博)

金志国:从企业的层面,吴老师,你是怎么看的,现实是多边复杂的、“最为纠结的2011年”,但是2012年甚至今后3年你怎么判断呢?

吴晓波:中国应该还算是比较好的情况,但是逼着你往前走的问题还是很大。我们最近出了一本书,叫做《中国—下一个日本》,我们到日本采访了十个经济学家,主要谈日本上个世纪70、80年代是怎么走过来的,请他们看中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认为中国未来几年有泡沫危险,但是在政策决策上都很摇摆,没有一个人能提出完整的方案,这些人都当过副首相、大臣、首席经济学家。对于成长有很大的进取心是不够的,有些是行业决定的,行业是刚性化的,但是某种意义上讲,行业的刚性化其实挺长的,因为成本约束很大。但是我看青岛啤酒过去3年的几个数据,你们不是靠外延扩张带来股东回报,是单位利润率在提高,这一点很明显。

金志国:企业在吸收的同时也是消化的过程,转化营养的过程,这是第一点。另外,产能吸收之后市场要释放出去,这也是一个系统。第三,企业的抗风险性,也就是你的免疫系统如何。免疫系统很多来自于企业的忧患文化,企业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进行管理,不能有病再治。不同阶段的管理不一样。大势当中你要获利,做强、获利,家里要有储备粮。到了逆势当中,要有资金,管理的重点是资金流,有血液,就能活着。甚至不同阶段,你要有不同的追求,而不能一味地比速度,不管自己的资源、身体状况,那不叫拼搏,那叫拼命。我们不能拼命,可以拼搏。在拼搏与拼命的选择中要拼智慧,而不是拼资源,因为拼资源是消耗型的,拼智慧是增长型的,不同的阶段你要获得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先走一步,你有忧患意识才会先走一步,才会变革。我冬天不能下种,但是我要把春天下种的种子先准备好。当春天下种的时候,一定要让它有成长的能力。下种是为了成长,到秋天一定要收获,要获利,冬天来了一定要储存。这就是按照规律出牌,不能违背规律。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