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有一位香港青年,为了改变家里的贫困面貌,他决定创业,把仅有的六千元港币全部投入到服装行业,厂房就是自己租的住房,做的产品是占用流动资金最少的领带,定的生产指标也是最低的,每天生产并销售领带60条,利润刚好可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开销。这个青年,就是现在的领带大王曾宪梓。
如果说,当年曾宪梓的创业冲动是贫困生活逼出来的话,那么,在今天这个基本解决温饱的时代,人们萌发创业冲动则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有冲动,才有动力。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拥有创业冲动?某知名IT专家打过一个很生动的比方,他说,如果你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是想到创业,而不是想女朋友,那你就可以去创业了。
创业冲动不会一生下来就有,也不一定是一出校门就产生的,可能需要工作一段时间才会产生。一旦产生,就要尽可能地把握住它,因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可以用来创业的时间更短,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更是稍纵即逝。
我有一位网友,学历不高,通过自修才拿到中专文凭。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没有底薪,就是拿本黄页打电话,帮企业寻找客户,有时候打出去一千个电话也做不成一笔交易。做了三个月,只赚到基本生活费。但他无怨无悔,因为通过这三个月的锻炼,使他学到了做销售的基本知识。
后来,他应聘到四川一家大型企业做销售,很快成为销售能手,每月收入有三四千块钱,而当时机关公务员的月工资还不足一千元。再后来,他被公司派到欧洲拓展业务,年收入有二十几万元,按说,他应该很知足了。但是,在欧洲工作的一年里,他开了眼界,观念彻底改变。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辞职,然后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做的业务是为国外某Cye品牌产品作代理,开始的收入还不如以前为企业打工,但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当一个成功的老板。凭着这种信念,一直做下来,终于如愿以偿,如今,他的个人资产已有六百多万元。最初,吸引他创业的不只是钱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感到创业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只有自己当老板,才有更多的自由,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现在有很多能力很强的青年,甘愿窝居在公司里当小职员。其中有不少人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也不乏创业能力,却恋着旧窝不肯挪步。尽管有资金不足等种种借口,但根本的原因还是缺乏创业勇气,担心下海不成,呛了水,回头又无岸。实际上,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即使创业失败,失去了你先前所看重的一切,你还可以从头再来。更何况,失败也是一种经历,能使你学到很多过去意想不到的东西。有些经历,甚至可以让人一生受用。如果有创业冲动,认为自己比较适合创业,还是及早付诸行动吧,要知道,财富总是青睐那些思想开放得早,且行动最早的人。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搞经营,如果你有实力,你还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创业,比如,你可以找一家有潜力的企业,用你的技术入股,当你用技术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时,企业也会以分红等形式给你越来越多的回报,这也比单纯拿工资的人活络得多。在我国的沿海发达城市,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持有公司的股票、期权而跻身百万、千万富翁行列。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