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美国著名记者布赖恩·伯勒出版了经典商业书籍《门口的野蛮人》,该书如商业浮世绘一般描述了一群传统企业面对华尔街那帮不怀好意的收购者们的众生相。
2014年的春季,本该是中国家电企业齐齐发布新品的黄金季节,但在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家电智能化浪潮冲击下,传统家电行业正经历罕见的挣扎和蝶变。乐视TV、小米电视、360空调等一系列互联网家电正改写这一行业格局。
一群不善言辞,一心埋头生产组装机器的工程师们,在家门口遭遇一群信奉“风口站对了,猪都能飞起来”的高富帅IT“野蛮人”,他们该怎么办呢?
在日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14年中国家电博览会(Appliance World Expo, 简称AWE)上,《中国经济周刊》专访长虹、小天鹅、方太等等企业负责人,听他们述说传统家电企业在这场“没有坐标、没有借鉴、没有参考”的竞争中的探索与思考。
对话嘉宾
家电智能化:以用户为核心
AWE堪称家电行业最大展示交易平台,与以往新产品发布不同的是,几乎主要的家电企业都推出了大批以“智能+互联网”为特点的新产品。
一时“智能化”成为家电企业抢滩市场的“不二法宝”。无论是黑电、白电,甚至是厨电、小电器都挂上了智能的旗号:长虹一口气推出号称“三网融合”的CHiQ电视、CHiQ空调和CHiQ冰箱;小天鹅发布了能够智能精准投放、智能特渍洗、智能水魔方等创新功能的i智能精准投放洗衣机全系列新品;方太祭出的则是智能“云魔方抽油烟机”,让家电市场刮起了一阵“高端智能风”。
刘体斌:从2013年以来,互联网的猛烈冲击让家电行业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从黑电到白电,热闹到近乎恐慌。
工业制造时代的王者,不一定是互联网时代的英雄,智能不会像基因一样自然而然地遗传,有什么样的姿态才有什么样的未来。我认为,变化不大的时代,格局决定趋势;变化剧烈的时代,趋势决定格局。
有的企业认为,智能只是“用电优化”;有的企业认为智能是基于物联网的人机交互方式变革。传统家电企业选择智能化其实是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因为新生态链的出现,必然会打破传统产业链环境下形成的品牌格局、竞争规则及商业体系,必将吸引一批原本不相干的企业进入原有领域。
大数据和智能生态的建设让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成为可能。硬件厂商规模制造的能力将通过O2O(线上线下相结合)得到释放,从而满足用户个性的定制需求。同时,家庭互联网中的每个智能终端都是承载智能家居服务的入口。这都为互联网企业参与家电市场竞争提供了舞台。
胡自强:未来洗衣机市场将是智能产品的天下,智能化对于洗衣机产业来说,不只是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也不是微信、微博、手机App等远程控制带来的人机交互方式的变化,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还在于洗衣方式的变化,要全面解放人的操作,交由机器智能判断,带来更加科学健康和便捷的洗衣体验。
我们在智能化的操作方面,一方面,需要更多地考虑硬件产品的功能智能化;另外一方面,要考虑智能化的洗衣机,是否真的符合消费者的现在或未来需求,这需要我们去平衡。
小天鹅将利用两年时间逐步实现自动投放洗衣机的升级换代,预计2016年小天鹅自动投放洗衣机占比将达到产品总量的60%。
茅忠群:互联网思维也好,智能化也罢,对于做技术的人来说,尤其是厨电产业,我认为互联网并未改变厨电产业发展的方向,相反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进一步厘清和夯实了高端厨电产业的方向,那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开发出让用户更加惊喜、更加感动的产品。
对于智能,它还只是一个概念,我们要找到它的核心,它的核心是要以用户为中心,怎样让用户更方便,更愉悦。所以我们始终认为万变不离其宗,还是紧紧围绕用户,让用户惊喜,让用户更加方便,带给用户更多的感动,从这个角度引领厨卫的发展,就是我们提出来更加健康环保、更有品位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是思维方式也是工具
新技术、新产品、新渠道、新营销、新生态……当产品贴上“智能”标签后,用家电企业的话来说:“我们开始拼了!”
但是,与其说是“野蛮人”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搅局”,不如说是互联网思维的入侵让家电行业的大佬们更加慎重和警醒:不管一些企业曾经拥有多大的规模和实力,也不管一些企业曾经手握多少的核心技术和渠道控制权,很可能旦夕间就被一招互联网思维和智能化基因给“颠覆”和“重组”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