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目前当之无愧的热词,在城镇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将加入到“创业大军”之中,这将引发我市新一轮创业潮。
业内人士认为,这轮创业潮,将成为繁荣我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动机,进而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城镇化将掀起创业高潮
“城镇化建设,使我从农民变成了市民,没有了土地怎么办?我选择了创业,开起了饮品店。”大同镇农民王胜功说。
据介绍,两年前,王胜功由农民变成了市民,喜欢冒险、不愿受束缚的性格,让他跳出了为人打工的路子,走上了创业之路。
“刚开始,我也不知道做什么好,后来想到大同区盛产水果,且远近闻名,于是我便开了一家饮品店。”王胜功说,“没想到,用新鲜水果做出的各种鲜榨果汁受到了众多市民的欢迎。如今,年营业额近10万元,比当农民时挣得多多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只新市民纷纷开始创业,不少外出打工的人也开始返乡创业。以大同区为例,去年大同区1350户农民变成了市民,其中有近400户农民开始了新的创业,100多户为返乡农民。
创业氛围浓,创业激情高,从工商部门的登记情况上也有所体现:去年我市工商登记注册数量明显增加,其中个体工商户增加了23057户,私营企业增加了2565户,同比分别增长了15%和12%。
对此,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彭民认为,农民变市民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开始创业,这也必将引爆新一轮创业潮。
新一轮创业潮将成个体私营经济发动机
“创业潮,将成为繁荣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动机。”彭民说,随着新市民创业浪潮的不断扩大,我市的个体私营经济也会得到长足发展。
城镇化初期,很多新市民创业所从事的经营活动都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相关联。在这种“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的模式下,不仅分散的农户被有效地组织起来,而且深化了农产品加工,提高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化水平。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市民的创业触角开始延伸,从涉农领域扩大到服务业、旅游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众多领域。
在创业领域、创业氛围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市个体私营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
截至去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已累计达12.5万户、私营企业累计达2.1万家。据不完全统计,新增农民个体工商户约占新增个体工商户的三成,这样算来,去年全市有6000多户农民创业,自己当上了小老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