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华洛世奇一则声明让京东商城陷入“麻烦”。
“在中国地区内,没有授权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销售施华洛世奇的产品。同时,目前为止也没有在中国地区内授权任何网站销售‘施华洛世奇’的产品。”施华洛世奇一则声明引发连锁反应,LV、GUCCI、PRADA等多家奢侈品牌相继表态,称并未授权电商销售。
截至3月14日,京东商城的“360top奢侈品”页面上依然有多款奢侈品在售,包括引起争议的施华洛世奇及GUCCI等品牌。
京东商城此前表示,所售商品在法律上没有任何问题,虽然没有从品牌厂商处获得授权,也不是品牌直供货品,但却是从渠道经销商处获得授权。
“奢侈品电商的货品来源必须要合法,这是我们此前准备投资时最关注的一点。也是目前奢侈品网站的困惑。”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青表示。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奢侈品在线销售总额首次突破100亿元,比2010年增长68.8%;到2015年预计将达到372.4亿元。
货源合法之惑
2009年以来,奢侈品网上销售以其价格优势走红,但却未得到奢侈品牌的支持。并未直接得到品牌授权的奢侈品网商货品来源备受质疑。
“我们的品牌授权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与品牌商签订授权,这部分占到整个品牌的30%左右,另外一种是与品牌海外授权经销商长期合作,我们有专业的买手团队去根据我们网站实际情况采买。” 尚品网公关总监王岩介绍。
2010年上线的尚品网,作为奢侈品在线购物平台之一,品牌不足200个,2011年销售额为2亿元左右。目前已授权给尚品网进行销售的品牌有:HODSON、No.21、Amen、Laundry等等,但诸如GUCCI、Hermes等并没有品牌商直接授权。“首先我们要保障货品是保真合法的,其次,对于大牌对中国电商的担心我们也能理解。最好得到他们的直接授权。”
对施华洛世奇“反击”事件,王岩表示,这是施华洛世奇渠道管理的问题,京东并无过错。除非品牌在与渠道商或者供货商签订协议时,已经明确要求不授权给网站销售。
在刘青看来,“奢侈品牌的不满意就是扰乱了本地市场的价格体系,但应该去谴责那些提供货品给电商的经销商。”
商业模式之困
除却货品来源,更让奢侈品电商困惑的或是其自身经营模式问题。
此前,刘青的团队曾经有过想法要投资奢侈品电商,但最终放弃。“我们还是觉得目前奢侈品电商没有太成熟的商业模式。这让我们有顾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