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业者们开始相信他们的商业计划会如同上面写的那样变为现实时,他们就大错特错了。我建议创业者把商业计划书付之一炬——因为它的危害太大了,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相信它们,那就太不切合实际了,因为正如史蒂夫·布莱克(Steve Blank,被誉为“精益创业”的奠基人)所言,“没有任何一份商业计划会在初次接触客户后幸存下来。”
正如任何一位老练的企业家和投资者会对你说的那样,无论你将自己的创业之路想象的多么艰难,但市场的现实情况总是变幻莫测的。事实上,无数商业计划大赛的获胜者只是在他们的获奖计划屈从于市场力量时,才真正了解这一道理的真谛,即便他们难以接受。
因此,我们需要更为动态的创业方法论,而不是静态的商业计划书。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是,不断通过A计划、B计划、C计划和诸如此类的计划,用真实的市场力量和迭代来对你的商业创意进行压力测试,直到选定一个对象,这样做既快速成本又低。
好消息是,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用更为可靠、效果更好的方法来替代商业计划书的途径。这种方法可以给你带来极大的帮助,它结合了三种不同的手段,让你找到屡试不爽的商业模式:用“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工具来设计商业模式;用“客户发展”(Customer Development)方法论来测试业务模式;用“精益创业”(Lean Start-up)方法论来快速生成商业模型。从美国硅谷、瑞士、哥伦比亚到肯尼亚、新加坡和上海,世界各地的创业者们正在实践这种方法,而且颇有心得。
以下即是创业者在寻找理想商业模式时应避免掉进的三个“陷阱”:
痴迷第一个创意不可自拔
根据商业模式的不同,产品、服务和技术即便是一样的,结局往往也会大相径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研究可能性无疑是找到成功的商业模式的“钥匙”。许多创业者往往太过痴迷他们的第一个创意,最终可能错失了机遇,对不同的替代方案进行测试和建模,是消除这种风险的唯一途径。
当食品巨头雀巢旗下创业公司Nespresso推出一款具有创新性的特浓咖啡机时,这家公司却险些破产。直到找到新的商业模式,Nespresso才起死回生,最终成为一项营收达30亿美元的业务。
施乐在推出第一台影印机时,市场反应并不好。后来,施乐提出了一种颇具创新性的商业模式,通过出租来推广这款产品,同时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最终获得了客户的认可。深谙商业模式设计的创业者应该探求迥然不同的替代方案,而不是痴迷于第一个创意不可自拔。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