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携“菜鸟”网络亮相,又一次给我们勾勒出一幅宏伟蓝图。一个覆盖中国的智能物流网络,未来将能实现中国任何两个城市之间购物的24小时必达。
马云说自己要做平台。大家纷纷议论,在猜想马云下一步要干什么,他的计划充满着令人好奇的矛盾:
——阿里一方面大规模投资,有3000亿元的计划,另一方面却对商业模式表达模糊;
——一方面口口声声说自己绝不做快递,另一方面其投资规模暴露出比快递更大的野心,3000亿已经足够再造出目前几乎所有的快递玩家了(2012年整个快递业收入为1000亿,其中圆通申通都不超过150亿);
——一方面要提高时效和速度,另一方面又要将物流成本降低;
——一方面定义菜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另一方面又在物流建设上投入巨大的资本;
什么是骨干网络?平台到底怎么如何开放?……
凡此种种,大家都在猜测。而阿里关于菜鸟业务模式说的含含糊糊,说还没有确定。但是一个一期投资1000亿的项目,如果连最基本的模式是什么都还不清楚,如何去获得资本方和投资伙伴的信任? 与马云做支付宝,做阿里巴巴从小到大摸着石头过河不同,这次是一掷千金,模式能不事先评估清楚么?这只能说明,要么模式清晰,但有不能直接解释的原因,要么模式尽管不清晰,但是大方向是明确的,长远效果是确定的。也就是说马云的24小时任意达绝对不应该只是忽悠。
笔者是物流从业者。以下就以八个问题,来剖析下菜鸟,多有揣度之处,不代表菜鸟官方声音。
智能骨干网的目的?
智能骨干网首先要大幅度的提高时效。提高物流速度。阿里定下这样的目标完全是被京东所逼。京东已经做到一日三送,一日四送。而未来京东几个亚洲一号大仓完成之后,其高效的物流网将覆盖更广阔的的区域。相比之下目前阿里系电商物流实在不能让人满意。如果你不曾在快递公司呆过,你很难想象24小时必达是什么概念。今天的顺丰即日到和次晨达只能在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利用空运实现,要任意城市之间实现这样的速度,别的公司且不论,有自由货机的顺丰也做不到。何况还有大量货物只能走陆运,如何实现24小时到达。
但是另一方面马云也要降低物流费用,“大家知道中国整个GDP中18%来自物流。但是发达国家在12%,这6个点如果降下来对整个国家经济效益是非常高。”如果成本降低这么多,效率提升至少要30%。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不仅仅是宏观的考虑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中国买家不可能为了实现24小时到达支付更高的运费,就算是今天顺丰标块已经能够做到2天或3天的稳定时效,绝大多数买家也不愿意支付22元的运费。
必需条件是什么?规模效益与专业分工
因此实现比目前快递产品更廉价的24小时任意达不仅是阿里的梦想,也是阿里非常现实的需要,而两者都颇具难度。马云为何敢于同时提出大幅提高时效和降低成本的这两个目标呢?显然这一切的达成不能依赖于未来技术的出现,而是现有模式的改变。什么样的改变可以同时大幅度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呢? 除了规模效益和专业分工,恐怕没有其他方法。
凡是网络化的东西,都存在着一个规模优势。邮政网络如此,快递行业也如此,在一个城市,可能四通一达都有分网点,每个网点都有自己的仓库、接驳车、收派员、信息系统。在业务量不足的情况下,现有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规模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对于四五线城市尤为重要。即使当业务量大的情况下,规模优势也是存在的。比如收派件环节,四个快递公司出一个收派员,每个人都在四个小区中奔波收件,和每个人集中负责一个小区的方法比较。显然后者收派员要轻松的多,效率要高的多。其他诸如中转,分拣、信息系统也都是类似道理。例如物流企业的大货整车运输成本就要远远低于快递企业的运输成本。德邦的精准卡航能够实现30公斤从沈阳到深圳只要不到80块,但是同样走陆运的顺丰特惠要远远大于此值。如果在干线上,我们能够将所有快递企业的快件集中一起以大货运输方式运输,毫无疑问这一块就能省掉好大一块成本。
何谓“骨干网络”?
菜鸟的模式虽然透露不多,但是从其名字“骨干网络”我们就可以窥见其大概的模式。
所谓骨干网络,我们联想到的要么是人体循环系统,要么植物根茎,要么是交通网。这三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循环系统最易描述)。即首先通过毛细管道将运输物集中起来,再在干线上进行长距离运输,然后到了末梢再通过毛细管道发散到大面积区域。如此我们便不难看出骨干网络的含义。
它将在中国主要的城市和交通要点上建设仓储或物流中转中心。这些中转中心也许建立在机场,也许建立在高铁枢纽,也许建立在高速公路交汇处。货物首先在这些中转中心之间集中流转。订单首先从卖家集中到中转中心,再通过极有效的集货运输方式输送至目的地附近的中转中心,再派送至千家万户。这种模式将规模优势充分利用,从而降低成本。其实这种模式一点儿也不新鲜,现在的物流企业就是这样操作的。
但现有的物流模式是各个快递公司都建有自己的骨干网络。这些网络有些完整,有些残缺,有些流通速度快,有些流通速度慢。但是有一点是很确定的,目前的包裹货物总量分散到了十几张网络里面输送,这极大的损害了整体的规模优势。今天四通一达,顺丰、EMS等等都建有全国性的网络,各自都有自己的系统,自己的一套车队,一套派送人员,一套分拣系统,存在资源极大的浪费。倘若阿里能够将各家的订单集中起来,在一个统一的骨干网络中派送,原来两个城市之间有五六家快递公司十几个转运中心,现在只要两个,原来两城之间有五六家快递公司车队运输,现在一两家包揽。一辆车或者两辆车就运完,这个效率会提升多少?
这样看来阿里原来只是做个集货的? 这也不完全。如果要实现规模优势,实现集货运输,肯定还是目前的快递公司。阿里自己不会去做物流的。它只搭建平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