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长期投资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人知道长期投资,却并不清楚应该如何执行,而且往往又无法贯彻和执行。事实上,在经济进入向下通道时,反而是进行长期定投的最好时机。
长期投资摊薄成本
10年前亚洲金融风暴时期,曾经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早在1997年6月,富兰克林邓普顿集团推出了一只泰国基金,管理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是曾被《纽约时报》尊称为“新兴市场教父”的马克·莫比尔斯博士。该基金当时的发行面值为10美元。基金发行日期间,有位看好泰国市场的陈姓客户办理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定期定额投资计划,每个月固定投资1000美元于这只泰国基金。
不久之后,亚洲金融风暴开始。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泰国股票指数下跌近40%,邓普顿泰国基金当然也未能幸免。邓普顿泰国基金从10美元面值一路下跌,15个月后变成2.22美元,跌幅几近80%。而后净值虽有所提升,但在陈先生为期两年的定期定额计划到期时,净值却仍然只有6.13美元,未回到最初的面值。不过两年定投期满后,陈先生非但没有任何损失,最终还获得了41%的投资回报。
奥妙其实很简单:陈先生每个月固定投资1000美元,假设我们忽略手续费等因素, 当基金面值在10美元时,陈先生能获得的份额是100份,而当基金净值跌到2.22美元时,陈先生获得的份额大约是450份。基金净值越低,买进的份额数就越多。由于每月的投资额一定,所以在买入的总份额中,低价份额的比例会大于高价份额,因此平均成本就会偏低。经过两年的持续投资后,陈先生平均的投资成本仅为4美元,不仅低于起始投资的面值10美元,也低于投资期结束时的面值6.13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