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网盛
虽然成功上市,但是网盛科技在2006年的业绩表现恐怕很难让孙德良满意。根据网盛科技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显示,2006年前9个月,网盛科技主营业务收入为4758.50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12%;实现主营业务利润4107.89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3%;实现净利润为1972.98万元,对比去年下降了10.77%。
对于刚刚上市的网盛科技来说,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也不容小觑,虽然目前化工网和纺织网已经在国内同类网站当中树立了绝对的优势,但是考虑到百度、阿里巴巴、慧聪等公司的竞争实力,孙德良面对的压力并不小。
在招股说明书当中,网盛科技将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罪于公司享受的所得税优惠期已于2005年末期满,2006年1月1日起公司所得税率由7.5%上升至15%,从而使所得税税负增加较多所致。
但是,对网盛科技来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放缓也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网盛科技“会员+广告”的商业模式主要依赖会员数量的增加,这使得网盛科技难以长期保持高速的增长。中国化工网和全球化工网两个网站的收入占据了网盛科技84%的收入,而这两家网站的会员数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占总收入10%左右的中国纺织网的收入增长速度也在放缓。孙德良需要为刚刚上市的网盛科技注入更多的增长动力。
“基础服务这部分的增幅有一个减缓趋势,导致2006年度的收入增长不理想。”孙德良谈到。但是,他还是坚信2007年以及随后的几年,化工网的主营收入仍旧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孙德良也的确正在筹划新的增长战略。“肯定不会去做房地产,也不会去收购化工企业,我们还是会继续做互联网的服务,我们也只懂互联网。”
孙德良的战场
孙德良将网盛科技手中的多个业务板块比喻为第一战场、第二战场、第三战场。化工网属于第一战场,几年时间过去,孙德良基本上将对手甩在了身后。而在纺织和医药两个预埋的项目上,孙德良也有了相当储备。现在,他已经开始琢磨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将自己的这两个项目做起来。
习惯了做三年规划的孙德良将自己下一个三年的战略定为:一纵一横。将各个专业网站向纵深发展,一方面扩大各个专业网站的服务地域范围,扩张市场;另一方面,增加各个专业网站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纵的方向上,网盛科技目前还是会重点发展化工专业网站,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化工行业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市场地位,通过网下和网上服务的融合,为化工企业提供包括资讯、会展、人才、技术、交易等全面的服务,目标是做化工行业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在横向拓展方面,网盛也希望能拓宽自己专业网站的范畴,孙德良已经明确表态2007年会有几个收购,最近一段时间也一直在研究并购的事情。“并购是个大课题,难度非常高。”孙德良坦言。近期一直有消息称网盛科技很有可能会选择专业网站山东卓创作为自己的首个并购对象。对此,孙德良表示双方的确是在接触当中。
2007年2月7日,网盛科技公告证实,其计划在全国专业网站当中精选100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100个类似“中国化工网”的行业龙头网站。“我们希望能利用我们完整的技术平台、宣传和品牌推广以及运营经验,支持我们合作伙伴的发展。”孙德良介绍,这也是网盛一个新布局的开始。“根据不同的发展情况也会有适当的参股。”
对于孙德良来说,股份的相对集中也让其有条件在未来做更大的事。到目前为止,孙德良及其创业团队仍旧掌握着网盛科技75%的股份,而且锁定3年内不得出售股份。这也为孙德良此后的再融资以及定向增发寻找战略投资者留下了相当充裕的空间。
进军韩国
孙德良也开始尝试让网盛科技进军国际市场,但是他表现的非常小心,毕竟“国际市场不是谁想做都能做的。” 孙德良总体的思路是要寻求当地的合作伙伴。“比如要到欧洲去,我可能会跟欧洲的同行一起合作,不会单枪匹马瞎闯。”
2004年3月,韩国地产商人崔炳仁出资5000万韩币在首尔设立韩国化工网,同年4月,网盛科技出资5000万韩币(按当时汇率约合35.6万元人民币)对韩国化工网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网盛科技和崔炳仁分别持有韩国化工网50%的股份。
韩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同中国社会很接近,相互之间的沟通完全没有问题;另外距离也比较接近,从上海过去只要5个小时;同时,韩国国内的化工行业也非常发达。因此,孙德良认定韩国为网盛科技海外市场的第一步,选择韩国做海外市场的尝试风险会更小一些。
韩国的人口规模与浙江省相当,化工企业、贸易企业众多。根据网盛科技的招股说明书的资料显示,目前的韩国化工网还处于最初的投入阶段,2006年前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只有80万元,亏损1741万韩元。对于国际市场,孙德良也承认目前还只是探索而已,做起来非常难,但是绝对不会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