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自主研发才刚刚起步。安普生物会不会是中国的默克、礼来、辉瑞? 自从2002年创业伊始获得上海创投和深圳潜龙房地产公司合计2000万元人民币后,2006年下半年,晨兴集团再次将500万美元注入安普生物,为其发展及时助推了一手。虽然500万美元对于自主生物研发的公司来说远远不够,但却可以为其后续的融资抛砖引玉。
安普的几位华人科学家,同时也是安普的创始人,带着21世纪最顶尖级的利器——生物技术,开始了对古老的中草药领域的挖掘和开拓。
究其目的,企业做大获利是一方面,更大的雄心是,弥补中国制药工业的一项空白。 中草药上的突破 安普生物是由几个做医药研发的科学家创造的,主要针对中草药的研发,安普最核心的技术便是建立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筛选平台。
药的来源是各种各样的化合物,有用的、无用的都堆在一起,成了一个药品的“金矿”。筛选平台就是要从这些化合物中筛出“金子”,找到对人类疾病有效的化合物。这个“筛子”做得好坏,是关系成败的重要环节,所以“筛子”中的元素要和人体的生理现象尽可能地紧密联系。安普已经将筛选平台做到分子和细胞的水平上。“我们现在已经把老祖宗的上千种药都用筛选平台过了一遍,发现里边有些是可以用现代科学来检测的,有些则不行,而我们选择的都是能够检测的,对我们的实验数据和老祖宗的经验能够吻合的东西进行开发,一旦我们在动物体上能证明它安全有效,那么它在人体上安全有效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他们要弥补的空白便是,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能打入国际市场。现在的新药一般来源于两种模式:仿制国外已有的成药和做国外药的改良药,重新申请专利。于是,国际市场上见不到中国自己研发的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技术不过硬; 二是国内研发成功的药很少去申请国际专利; 三是即便有了国际专利,因为不懂国际规则也很难打入国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