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投资了六家公司,仅仅一年半之后的2007年初,这六家公司里的一家已经在英国伦敦主板上市,另两家正在准备分别登陆美国和中国的交易所,还有一家则在与人进行着收购谈判。
速度如此之快的投资产出,对于任何一个风险投资家来说,杨志的成绩都令人艳羡。当然,他们也注意到了杨志的投资对象。这六家公司都处于同一个行业──生命科学。
杨志是百奥维达中国创业投资公司(BioVedaCapital)的董事合伙人,其第一期基金的成功令其兴奋不已。作为中国首个专注于投资生命科学的风险投资公司,百奥维达[创业网www.cye.com.cn]证明了自己对中国生命科学市场前景的判断:虽然运作尚未达到规范,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增强,但是随着中国研发能力的提高,和国人对健康状况日渐重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这都会是一个增长迅速的市场。
李励达(JohnLechleiter)显然也赞同杨志的这个判断。2007年6月4日,这位礼来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在上海宣布设立一支2500万美元的亚洲风险投资基金——这是国外大型药企设立的第一支重点投资于中国[创业网www.cye.com.cn]的风险投资基金,其中有1000万美元投入了百奥维达。“我们之所以在中国投资,正是我们看到在中国有很多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势,所以我们愿意在中国投资,让更多科学家来参与礼来的共同建设,使我们礼来公司实现长久的目标。”李励达表示。
李励达并非虚言,其他国际制药巨头也在和礼来一起关注中国生命科学市场。在百奥维达第二期规模约为一亿美元的基金中,有限合伙人(即只投入资金,不参与管理的投资人)中还包括另一家杨志拒绝透露名称的跨国药企,“公司规模只会比礼来大”。
对照美国的情况来看,做出这样的判断并不难。在美国,随着生物技术对化学工艺的取代,包括医疗设备、健康护理、生物科技等板块的生命科学(L[创业网www.cye.com.cn]ifeScience)产业已经成为资本爆发的又一热点。据统计,2006年第三季度,美国生命科学类风险投资总额首次超过了IT行业,成为第一大投资行业。而普华永道的分析则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美国生物科技行业的投资在各行业中名列第一,在医疗设备行业的投资则达到有史以来的新高。
相比之下,中国市场才刚刚起步。比起互联网行业,生命科技企业需要的投入更大、成长周期更长、风险更高,尤其在新药研发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可能会让大量投入付之东流。同时,生命科技[创业网www.cye.com.cn]领域投资的门槛高,而大部分投资人都缺少相应的专业背景。这使得目前的国内生命科技行业还未成为海外热钱大规模涌入的热地,本土创投基金反而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在安普生物、皓天生物、微芯生物等项目的第一轮融资中,都有深圳创新、上海创投、北京科技风投等本土创投的身影。
“我们现在谈一个(生命科学类)项目的价钱相当于2003年谈高科技的价钱。”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总经理张颖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