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座金矿
2004年,在帮助世界银行制作一份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前景的报告时,杨志惊喜地发现,中国才是最有机会的地方。这个人口第一大国,已经批准了基因治疗药物上市;研发能力在不断提高,在浙江、江苏等地方,民营的[创业网www.cye.com.cn]制药企业已经出现上升势头。而对于药企来说,化学药物向生物药业的转化潮流,也使其到了技术设备需要更新换代的时候。杨志在美国就曾创立过多家生物医药企业,2000年,他和几个有深厚[创业网www.cye.com.cn]生物医药背景的合作伙伴在硅谷成立了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专注于美国生命科技领域的投资。在看准中国机会后不久,杨志带领其团队中的主要成员回到中国建立百奥维达。
但在那个时候,百奥维达募集第一期基金的时候还非常艰难。国外的几个机构投资者对杨志描述的中国前景将信将疑,在百般游说之下才投入仅仅3500万美元作为“实验”。
现在,形势已经发生了转变。“这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中经合董事总经理王国玮说。王国玮原是西门子医疗解决方案公司分子医学商务发展部门的负责人,当意识到中国机会之后,他进入以中国业务为主、力图搭建中美业务桥梁的中经合公司,负责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
美国生物科技投资公司维沃(VivoVentures),以及专注于生命科学方面的商业银行博乐(BurrillCo.),也都在纷纷募集投资中国的基金,前者的新一期基[创业网www.cye.com.cn]金募集了2.75亿美元,后者的规模则预计为1到2亿美元。“中国的市场正在走向成熟。”维沃合伙人于晨(音译)表示。
但这个机会不只是专业的风投资本看到,多元化的大型投资基金也试图分一块饼。晨兴科技已在几年前悄无声息的组建了相应团队,并投资了六家生物科学公司。美国顶级创投机构KPCB尽管尚未提及其新建立的中国团队在生物科[创业网www.cye.com.cn]技方面的战略,但于2006年10月邀请了曾任默克公司亚太地区市场主管李怡平加入为其合伙人。而默克正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开发和销售创新医药产品的跨国制药企业。
不过,杨志们发现: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最大区别在于,在美国,对于一些生物科技的研发公司来说,成熟的产业链能让这些公司的价值在很早期就能得到重视,它们[创业网www.cye.com.cn]上市时是可以没有赚钱的,一般上市6到7年才能盈利。然而在中国,现阶段产业链并不完整,风险投资公司们选择的只能是处于开发阶段而非研究阶段的企[创业网www.cye.com.cn]业。中经合的总经理张颖也表示,相对来说,健康管理、研发外包和医疗器械等更容易看懂,风险更小,对他们来说,生物技术和新药研发仍然是目前一个很少涉入的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