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本土VC自顾不暇的同时,海外VC已经纷纷进入中国市场。IDG、软银亚洲等国际知名VC开始频频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舞台上登场,而这些无疑给中国本土VC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最近一两年,太多境外创投公司进入中国,这一现象是从来没有的。”宏基创投总经理陈友忠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给本土VC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国外的VC熟悉市场的流程,了解各环节具体的事项,同时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徐晨指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资VC就毫无劣势。
与其他行业一样,外资VC进入中国市场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对国内创业环境的熟悉,包括对中国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脉关系以及市场规则的熟悉。要做到对这些了如指掌,需要投资人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建立起这些经验和资源,尤其需要和中国的创业者进行长时间合作。但是随着外资VC的本土化,这种劣势必将慢慢消失。
对本土VC而言,他们从未放弃寻找突破的机会。市场终于给了他们转机。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即将出台相关文件,鼓励国内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资金入股设立VC,同时鼓励大型企业设立VC,此举将会使更多成熟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加入VC。宋励强认为,这对本土VC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有了政策上的扶持,发展会更加顺利。”
此外,国家实现了特殊的投资收益税收减免等政策,针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这些政策的推广,使国内的VC投资成本收益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公司法》、《证券法》都为VC的发展奠定了法律保障。
在本土VC最关注的退出渠道上,国家鼓励本土VC走多种退出的渠道。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上海鼎嘉(国际)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这是上海创投在境外的一个投资主体,这样的一个机构拥有了境外投资权利,有更多的市场退出的渠道,为本土VC能够同时享受海外资本市场和中国资本市场不同退出渠道带来的收益。
“传统的管理体制决定了投资人不是想投什么就投什么。”徐晨说,“由于体制的问题,本土VC投资的项目都对风险有所保留。”徐晨认为,在目前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本土VC应抓住时机,创立自己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