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上来讲,投行原来的产品非常简单,就是上市,企业的发股,发债,兼上一点财务顾问。现在它的产品就非常多元化,光债券就有几十种。投资银行的影响力也大大地加强了。90年代以后,投行一把手往往离休之后到美国政府,还有没有退休就到美国政府去的,华尔街的声音在华盛顿影响越来越大,同时华盛顿越来越依靠华尔街,特别是在每四年的总统竞选的时候。华尔街的声音,以及华尔街的捐款,都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辉煌鼎盛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很多风险,这个风险产生的最大原因就是业务模型的变化,原来投资银行不投资,不贷款,也不吸收存款,等到2006年的时候,投资银行既投资也贷款,也吸收存款,它的业务模型就是由一个中介变成了一个当事人。为了满足新的增长点新的盈利点,就会用不断地金融创新等等方式找新的业务,比如次贷。
巴菲特在2002年就说过,房贷创造出来的衍生工具就是大规模的金融杀伤武器,相当于原子弹一样,在金融市场上,早晚一天会爆发,一旦爆发后果很严重。
实际上在投行内部,在最鼎盛时,隐约有一种感觉,这样的业务模型是不是可以持续,是不是冒太大的风险?但是,投资银行所有历史数据的计算机的财务模型都讲,只要系统性风险发生,我们的风险是可控的。而系统风险是归监管部门监管。
我从1984年到投行以后,至少经历过五、六次危机,但是没有一次有现在这么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