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风险投资创投业界→新闻
    


VC谈投资“海二代”创业:团队里要有本土伙伴


cye.com.cn 时间:2012-6-9 8:36:25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 我来说两句

  VC谈投资“海二代”
  1. 徐小平(真格基金主席、合伙创始人)
  这群年轻一代的海归,较早(以大学前后居多)就赴海外留学,其思维烙印和对生活的追求,较之年长一辈的海归,有着更鲜明的特点:真正的国际化 (Globalization)、真正能够融汇中西特点(Grew together)、观念和思维上更具开创性(Groundbreaking)。这些特点,让年轻的“海二代”创业者更被赋予想象力。真格基金相对比较偏 好具备“海二代”特质的年轻创业者。
  2. 甘剑平(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
  海二代挺好的。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可以说。
  去海外出国留学是很正常的事。关键是经验够不够丰富,能不能掌控这么一个盘子。商业的这个把握、对团队的把握能不能到火候。我不觉得,同样是一个80后的创业者,海外回来的,北清交大复旦没神马不同。是同一个起跑线。关键看过去的工作经验,看性格,成熟度。
  两代人的对比,60年代和80年代的对比,现在是90年代的。中国人是越来越优秀。长江后浪推前浪。相比较而言,第一代海归抗打击能力强,上过 山,下过乡,再怎么摧残也挺得过去,但不一定是好事。新产品创新,年轻人更有优势。但年龄不是绝对问题。中国最大的公司腾讯、百度也都是我这个年龄。未来 肯定会越来越看重创新。
  3. 李骁军(IDG资本合伙人)
  我投资的项目里,海归和本土的都有。我觉得,年轻海归的优势在于创新点的独特,像张旋胡森这样的,也许行业方面的经验不多,但我认为,有时经验带来了局限,这个领域没有经验反而是好事,更敢去想去做。每个案子都有闪光点、创新性。
  我也是早年留学美国的海归,以前出国的时候,国内外差距很大,要在国外待更久的时间,积累足够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再回来。现在,国内外更加接轨,年轻人在出国前,对国外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我看好新的一代,他们更有胆量。
  至于本土经验,都是要慢慢培养的,不分海一代还是海二代。海归团队里也会招募本土人才,进行模式和执行能力的整合。
  4. 查立(乾龙创投、起点创业营合伙创始人)
  对于海归创业者,我有些不同观点。从代际上划分,第一代海归出国条件远不及现在的好。两代人家庭背景不同,海一代出国后通常需要勤工俭学,供给 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开销,毕业后,往往在国外的公司中打拼。在这些打工者中间,诞生了一批海一代的创业者。通过打工,他们对商业社会有着更深入的认识,也促 发了创业的想法,从创业走向经济自由。我个人觉得,在国外公司工作的经历比在海外求学的经历更为重要,在企业中能更深地理解西方体系与国内的不同。
  “海二代”通常有家庭的资助,出国起点很高,很多人没有工作经验就直接回国了。我认为他们创业的优势不大,性格和能力上比起海一代和国内的其他创业者都没有超越。
  确实,第二代海归回来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是从海外镀金回来创业,我们大家通常都不会有太大的投资兴趣,因为他们真正的商业模式和国外经历 不够;但也有一些人,他们回来后,不像原来这些海归那样有优越感,尽管出去读书了,也工作了一段时间,但回来以后也像草根一样开始创业,这种人我们比较喜 欢,他身上有出国的经历,同时又有草根的精神,没有优越感,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起打拼和创业。
  5. 王淮(天使投资人,Facebook支付后台及反欺诈部门前技术经理,斯坦福大学毕业)
  首先声明一下,我对镀金的那些所谓海归很不待见。我觉得只有在靠谱的学校和靠谱的公司磨练过几年再回来的才能让海外经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真正的烙印。如果是这种海归,我觉得海外教育和工作经历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有正的也有负的,但是正作用远大于负。
  在硅谷这次见了几个项目,都在技术创新上很有见地,但都有好多市场化的点,但这样也意味着没有Focus。
  年轻海归创业的劣势则有以下三点:
  一、学习中国的做事方式需要很深的学习曲线。
  二、对待招人和留人方面可能不如国内公司的贴心。我听到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的员工和国外的员工关心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异,海归不能总以国外的心态来理解员工。
  三、普遍缺乏市场运作能力的训练。
  对于年轻的“海二代”创业者,有几点建议:
  一、陷阱多,做好交学费的准备,偶尔吃亏是OK的,不要因此气馁,放弃。
  二、团队里一定要有一个在中国本土打拼过几年的伙伴。
  三、有了产品有了技术,一定要好好想想如何调整自己的产品让其适合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有时候甚至要考虑砍掉功能来适应现状;技术成功不等于市场成功。
  四、投资者中至少有一个海归背景的,否则准备好经常吵架。
  五、投资者中至少有一个本土背景的(做过企业, 最好懂市场运作),否则准备好多交学费。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