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两个月内涌现的数百家团购网站,白领们开始有了“新攻略”——每天早上打开一种“团购导航网站”来寻找感兴趣的打折信息,据说,这类网站已不下十个。
这似乎是一个绝好的消费时机,很多折扣机会“失不再来”。
100余家团购网站的红海式生存法则是:为了以低折扣招揽客户,不惜“赔本赚吆喝”。
一位从今年3月开始关注团购的白领称,已经发现一些团购网站的首页不更新或是不能访问了。
显然,在中国复制美国Groupon并不容易,一如中国Facebook们的生存一样艰难。汉能资本陈宏对《英才》记者称,依据互联网的历史判断,未来中国团购网站熬下来的不会超过两三家。
北极光邓峰则对《英才》记者称,对此种“中国式一窝蜂”的模仿已经见怪不怪,对于Groupon他有所了解,但是,看不清“团购”在中国的盈利前景。
对于创业者,他们未来的命运很微妙,是为互联网巨鳄们培育了市场,最终被通吃掉,还是独树一帜,成为在模仿中创新的“剩下者”?也许,一年就能见分晓。
“三赢”模式
Groupon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Groupon作为团购网站,在美国并非第一家。但是,却能在一年半之内获得13.5亿美元的估值,风头盖过Twitter和Facebook,不仅是因为其简单的商业模式,更是其有效的盈利模式。
Groupon成立第一年,即获得5000万美元收入,如果按照2010年3.5亿美元的收入预期,在4月19日,获得俄罗斯投资公司DST牵头投资后,其估值高达13.5亿美元,也不过是4倍左右的PE。
而且,Groupon创造的模式非常单一:每天向每个城市、以一个超低的折扣价格,发起一个在线团购,向用户提供一种商品或服务,最终通过用户在线支付的方式完成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