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初开始B2C创业至今,做电商或关注电商,也有10个年头了。从05年与朋友一同弄B2C联盟,组织了无数的电商聚会,接触了很多在做的优秀电商朋友;从近2年来开始筹备派代商学院,接触及征询了无数的传统电商朋友等等。看到不少,感触也颇多。
10年来,看着无数的传统企业涉足电商,前仆后继,至今,能有淘宝、京东或麦包包等局面者,几乎没有。
潦潦归类,发现这些在豪言壮语中消失的传统电商,主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也就是几种比较普遍的死法:
一、撑死;
所谓的撑死,特指求大,急于求大者。
这点是最普遍的,线下越是成功的公司,越如此。
大家都知道,金鱼往往不是饿死的,是撑死的多。
近几年,在北上广深等地方走动得多,接触想做或在做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不少。发现一些传统行业做电商时,都有一个很大的期待,一上来就要搞个综合类的电商,什么都卖。骨子里头总认为,不弄个大的B2C,不弄个大局面,似乎跟自己的成就及身份不相符。
像这种,几乎是必死无疑的!
对这种,我的看法都是:
1、时机不再;
什么都卖,就意味着竞争对手不仅是京东、当当和卓越amazon,更有淘宝和拍拍等;
2、即使要做,也理应从某点开始切入。
国外这样,国内也如此,当当、卓越和京东等都是。
二、急死;
所谓急死,便是急于求成,以致欲速则不达,歇菜啦!
像刚上线的电商公司,就说上线第一要多少个亿;或某年某月便要超过京东或淘宝;或网站一上线,就铺天盖地的投广告等等。这些,不是着急,就是无知。
到传统企业负责过电子商务的朋友应该有所体会,在传统企业,往往总是要被要求做计划定流程之类。计划是要做,但是,一来就做3年5年的宏伟计划,没依没据的,其实,就是编。
对于成熟的业态来说,变数少,可预估的因素比较多,可计划性是很大。但是,对于刚刚才10年有余的电子商务来说,又恰逢其高速发展阶段,其变数就更大。时势如此,不求应变,却求计划,权重颠倒了。
做网上零售,其实是个苦力活,赚的是慢钱,所以指望3-5年就赚个盆满钵满,实属妄想。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