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融:所以我说我只有一个责任,要把一群懂得宏观的人要引上懂得微观,然后一边走,你还别忘了眼睛得看着企业,首先它要好,才是你的好,他们不行,你再行没用,所以那段是真不好过,我都不太出门,因为看着走的也不愿意走,另外呢,又要把这一群陌生的人很快地让他们心安下来,安下来还不算,大家要有信心来工作,那一段确实,我也没别的地方好说,所以回家就是听听音乐,自己打发自己。
吴小莉:这段时间持续多久,到什么时候才安下心来?
李荣融:这段,也要将近四个月。
与李荣融共事多年的同事评价说,李荣融身上有一股传统的中国文人的气质,重情守信。共事多年的旧雨同仁纷纷离去,让他极为不舍。但仔肩重任又不容他多想。也就在那时,各方面的评论又纷至沓来,人们普遍有一种猜测,猜测大权在握的国资委将会怎样行使手中的权力,更有一种担心,担心这个机构会不会成为企业的“婆婆加老板”,使企业变成受气的“小媳妇”。
李荣融:“非典”完了我们开了个全委的会,我就讲了一次话,当然这个讲话我也是动了一番心,因为关键我就是说我也担心犯一些以前政府部门犯的错误。犯什么错误?把企业管得太多,所以家宝在我上任的时间,黄菊同志宣布的时候都有这个话,就是不要“婆婆加老板”,我跟家宝总理表态我也说的我说我绝不当“婆婆加老板”,因为那个“小媳妇”的日子我过够了,我跟我的企业都讲,我说我绝不让你们吃二遍苦。
吴小莉:您说您做这个“小媳妇”的苦呢没少吃,是什么样的经历。
李荣融:经历说出来是,应该说给我印象是很深的,我公开跟他们说过,我两个基本建设项目都跑了八年。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李荣融从工人做起、车间主任,厂长一直到局长,足有18年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说起当年一个项目的立项之艰难,他至今记忆忧新。
李荣融:当时我们都有一句话,要跑穿三双鞋才能把项目跑成功,跑跑什么啊,就是看脸啊,看谁的脸,看审批人的脸啊,人家高兴就给你批了,不高兴就给你不批啊,原因有没有?有啊,他一会儿给你找点毛病,一会儿给你找点毛病,你回去改啊,改了再来啊,当然你来也不能空手来啊,那总得带点东西来,所以我也说的不太好听的话,好像不是我们公务员应有的风度。
在国资委成立之前,经济界一度流行所谓的“棒冰理论”。比喻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中像棒冰一样融化、流失。2003年10月31日,国资委正式公布《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以摸清中央企业“家底”,核实中央企业资产质量。
而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动作,在一开始就阻力重重。甚至很多和李荣融私交甚厚的部长们也曾经善意地对他提出了警告。
李荣融:他说这件事你千万不能做,就是清产核资啊,他说你进得去出不来,意思是什么呢?你搞得清吗?你能搞准吗?将来你搞完了人家说这个账本实的吗?但是我想我总得跟国务院交账啊,家底不清我怎么能交呢,所以我还是下决心必须做,
吴小莉:在查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发现真的有一些小金库,被查处。
李荣融:有。
吴小莉:金额有多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