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融:想的最深还是治理结构,就是加快了我实施,就是实行董事会制度的步伐,再晚了出事还要大。
2005年10月17日,“神六”成功回航。同一天,央企首个董事会试点――上海宝钢董事会试点设立
主持人:您那时候提到过这个董事会成立呢,不亚于这个神六的回航,您当时为什么会这样说?
荣融: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就是法人治理结构,对于我们工作具体来讲落实来说关键是个董事会,所以我把这个董事会看得很重。
主持人:有没有让您印象比较深刻,尤其在试点的时候,其实内地的很多企业还不适应?
荣融:他们的话就是现在我当董事,我不用看董事长的脸,这个话是什么意思,他发表意见完全出自于客观,公正,我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发表意见,那以前董事会必须得看你啊,你如果是董事长,我的话总得跟你一致啊,不一致的话说不定明天炒鱿鱼就把我炒掉了。
李荣融说,目前,国资委董事会试点企业已经从试点之初的7户,扩大到了19户。外部董事选聘渠道也在不断拓宽,不仅有来自国内的机关、院所、中央和地方国企的,而且还有来自境外大公司的,人数已经增加到了66人。
主持人:其实我那时候很好奇啊,在这个代表出资人方的时候,竟然没有国资委内部的人员入主,都是请外面独立的这些外部董事,那是什么样的考量,那这些外部董事他其实如果长期跟企业交往的话,有没有可能受到影响,而不向你们汇报一些必要的汇报的东西。
荣融:你看来还是学了MBA,所以眼睛也比较厉害,我慢慢会把我们的人派出去,因为国资委我们现在人呢,我坦率跟你讲,有企业经历的人不多,我担心的就是到企业去,不要太抽象,因为了解企业少,然后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所以我现在是在轮岗,就是把我国资委的工作人员,没有企业经历的到企业去锻炼,那么再把企业的人请到委里来工作,是这样互相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然后把我们国资委的工作人员派去当董事,这也是我们后续工作要做的。
主持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有企业的形象经历了好几个变化。从开始的铁饭碗,高福利,到后来的大范围亏损,2800多万人下岗,再到如今的扭亏为盈,甚至已经在向“世界杯”不断挺进。这其间几度风雨、几度荣光。今天以央企为典范的中国国有企业,将赢利的光环已经不自觉地带入到了资本市场。根据《中国证券报》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自今年7月下旬以来,在沪深上市的56只央企背景股上涨均超过40%,其中近一半个股涨幅超过60%。而在香港股市,央企表现尤其突出,在红筹股中市值位列第一。一些个股开盘一年多的时间,股价就比发行价就增长了近500%。
2006年12月27日 香港特首曾荫权到访国资委与李荣融会见。
荣融:一个嘛他也表示感谢,因为客观地讲吧,我这个应该说我们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表现也都不错,因为按市值算的话,我们上市在香港有68家,大概市值占28%到30%吧,而且都是表现不错的股,这是他,第二嘛就像你说,他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企业到香港来上市。
主持人:(可)现在看来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央企到香港去上市的情况并没有像往年这么热络,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们的投资者,下半年我们的布局是怎么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