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全球谜题:交投缘何不活跃?
温天纳强调,中国监管当局必须从严把关,避免创业板成为一锤子买卖的场所。“NASDAQ的成功说明,市场的活力不是来自交易所本身,而是来自投行与企业自身的自律性。”他说,“中国必须一开始就做好,在监管上宁可从紧一些,否则一旦投资者丧失信心,最终也会失去企业的支持。”
随着中国创业板即将开立,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对全球的创业板进行点评,目的无他,似乎想为中国的创业板寻找一个现有的成功模式。
近日,各种媒体上充斥着关于美国的NASDAQ和英国的AIM市场的报道,令这两大板再次成为人们的谈资,不过这两个市场是否真的可以成为中国的楷模?答案可能要令很多人大跌眼镜。
NASDAQ并非“二板”
“NASDAQ并非所谓的创业板,或是科技板块。”身兼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的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投行部主管温天纳4月2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说道。在与地方政府和国内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温天纳很惊讶地发现,有这么多的人把NASDAQ仅仅当作一个创业板市场。
事实上,NASDAQ英文全称是“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由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创立并负责管理,是1971年在华盛顿建立的全球第一个电子交易市场。也就是说,NASDAQ的诞生与电子交易的兴起有关,但它是以纽约交易所的竞争对手姿态出现的。
设立之初,NASDAQ的确吸引了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公司,但是随着这些企业的壮大,NASDAQ自身也迅速成长,现在如果再把NASDAQ当作创业板甚至是二板市场,那绝对是贬低了这个市场。“它在科网泡沫时代的规模甚至超过了纽交所,把它说成是二板,就好比把深证市场当作是上证市场的二板市场一样。”温天纳说。
NASDAQ的强大或许是当初的创立者没有想到的,多年来该市场一直不遗余力地跟纽交所展开激烈竞争。
为什么要选择NASDAQ?在官方网站上,NASDAQ交易所很直白地告诉全球所有打算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和它们的股东两个字:省钱!NASDAQ在页面上提供了两个简单的计算器,分别可以计算出在NASDAQ和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所花费的年度上市成本对比值。
对于打算IPO的公司来说,3000万股以下,全球入场费是10万美元(纽交所为18.15万美元);3000万~5000万股为12.5万美元(纽交所为25万美元);5000万股以上均为15万美元(纽交所为25万美元);以发行1亿股为例,NASDAQ的首发费用(Initial Listing Fee)为15万美元,而在纽交所,则需要25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