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应该一开始就做好
温天纳认为,归根结底,交投的不畅和创业板的从属地位脱不开关系。NASDAQ的成功是因为它是独立的市场,不仅准入条件低,而且美国证监会赋予承销商相当大的权力,基本上把审批的权利下放到承销商身上。
温天纳说:“美国证监会的做法体现了它的务实性,当然这也与美国的法律环境有关。投行们通常只要向证监会备档(filing)就可以,但是它必须维护自己的声誉,一旦出错,按美国的规管,可以让一个百年老店倒闭。”
中国香港业界也曾提出学习NASDAQ和AIM的做法,将创业板的审批权下放给有关承销商,但是最终监管当局对于香港特区的市场环境仍未有足够的信心。温天纳认为中国内地目前的市场环境不如香港特区,因此难以完全依赖承销商和保荐人的信誉。
温天纳认为,尽管AIM赋予保荐人极大的权力,但本质上,AIM仍然无法构成对主板的竞争关系。
“现在交易所的竞争是全球性的,同样创业板,不仅要跟本国的主板竞争,还要跟全球的其他市场竞争。”温天纳说,“缺乏独立自主的权利,创业板很难有较大的发展。”
以香港创业板为例,目前其审批权归于港交所上市科,在这种情况下,外界很难想象港交所会有动力把这个板培养成一个很具有竞争实力的市场跟主板竞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稍有条件转主板的香港创业板公司都会争取转至主板上市。
该如何定位创业板市场?温天纳认为,中国的创业板应该在考虑投资者保护的前提下,关注市场的交投和企业的后续融资便利。
“从中国国情出发,创业板初期可以更多地考虑促进各地政府的创投基金发展。”温天纳说,“不少地方政府都设置了创投基金,也支持一些地方创投企业,他们可以考虑以创业板为退出机制。”
温天纳强调,中国监管当局应该从严把关,避免创业板成为一锤子买卖的场所。“NASDAQ的成功说明,市场的活力不是来自交易所本身,而是来自投行与企业自身的自律性。”他说,“中国必须一开始就做好,在监管上宁可从紧一些,否则一旦投资者丧失信心,最终也会失去企业的支持。”
显然,NASDAQ和AIM不可能是中国创业板的成功模式。不过这无关紧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摸索出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经济发展模式,监管者也应该用创造性思维缔造一个全新的创业板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