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Cye观点:有人说到麦当劳、肯德基去吃饭,不仅仅是要就餐,而且还在于体验一种轻松和感觉,它们向顾客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排队不超过二分钟,专门为小朋友准备了漂亮的小礼物,服务小姐彬彬有礼,服务周到。餐厅里不仅使用统一造型的餐桌椅,而且光线明亮,餐厅里外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让人信赖。 而成都小吃给人的感觉却是恰好相反,大多传统的成都小吃都比较脏、乱,不仅餐厅的外观一般都比较陈旧,而且进到餐厅里,地面都比较脏,餐桌上也的情况更不敢恭维,而且大多数店里的服务员都没有统一的服装,其中可能有4、50岁的大妈,也可能有20来岁的小姑娘,有时候一些店面里的服务员对顾客的态度还相当差。
但让人感到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在京的成都小吃生意都不错,中午可能从11点忙到下午2点,晚间则会从17:00忙到23:00左右,这是很多快餐厅都难以做到的。尤其是这样一个就餐环境非常差的餐厅。不过成都小吃的生意虽然普遍不错,但却没能做大做强,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实体。在与国际品牌比较上,没法跟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这样的大腕相抗衡;在国内的快餐中餐品牌上,也远赶不上真功夫、吉野家这样的牌子,成都小吃还只是一支散兵式的游击队。
从两年前起,我就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一直都准备认真思考和探究一下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才抽出时间做了一些观察和调研,并且搞一个“超明观察·成都小吃系列”,剖析成都小吃的方方面面,并且对成都小吃的整合提供一些策略思考。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资源,如果这样浪费下去,对四川来讲,是一种损失。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和就餐体验,以及同一些成都小吃就餐者的“聊天”,邓超明从中总结出了一些道理,以求解成都小吃的生意。在邓超明看来,成都小吃虽然在就餐环境上比较差,服务态度也一般,而且菜品单一,但其生意能够做起来,主要是源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就餐需求、开店选址、菜品设置、“成都小吃”的品牌知名度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主食和菜肴的口味、更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缺乏等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就餐需求
一般到成都小吃就餐的食客在收入水平上都不是很高,消费群体主要由城市白领、大学生、普通工人、民工等组成,其中的城市白领虽然有部分在收入上还不错,但由于要承担房贷、教育等多种成本,一般在日常的就餐上不会有太高的要求,基本保持了每天2、30元/人的水平;而后面几种人群则更不用说了,像大学生群体,大多没有收入;而普通工作和民工则收入更低,日常的就餐需求非常单一,成都小吃成了可以选择的就餐场所之一。
|